[發明專利]超塑金屬槽筒及其制造工藝和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97125792.2 | 申請日: | 1997-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221801A | 公開(公告)日: | 1999-07-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洪謀;劉明禮;王鴻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德塔超塑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18/04 | 分類號: | C22C18/04;B21C23/2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電子儀表工業管理局專利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杜文茹 |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北辰***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 及其 制造 工藝 裝置 | ||
1.一種超塑金屬槽筒及其制造工藝和裝置,其槽筒的成份構成有鋅、鉛、鎂,其特征在于還含有銅、鋯,它的成份比為(重量比):鋅70~95%,鋁5~22%,銅0.1~0.3%,鎂0.03~0.06%,鋯0.003~0.006%,制造工藝過程為:
a、按成份鋅70~95%,鋁5~22%,銅0.1~0.3%,鎂0.03~0.06,鋯0.003~0.006進行配比;
b、采用水冷澆鑄模鑄錠,獲得鋅合金棒或高強度鋅合金棒;
c、將所獲得的合金棒在帶伺服導套的圓柱形筒坯反擠壓模或在帶自動定心導向的圓錐形筒坯反擠壓模裝置上擠壓成筒,其過程為:
鋅合金棒擴散退火擠壓成筒;高強度鋅合金棒擴散退火淬火擠壓成筒;
d、將筒坯在“氣脹--真空”成型系統中進行槽筒坯加工,其過程為:
上筒坯→下密封嘴、壓套、加熱套→抽真空→加熱→通氣壓→停止加熱、氣壓、抽真空→上密封嘴、壓套、加熱套→取槽筒→上筒坯→重復前過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塑金屬槽筒及其制造工藝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帶伺服導套的圓柱形筒坯反擠壓模裝置,除有上模座、圓母、壓蓋、沖頭、打料板、模套、加熱圈、模芯、底座構成外,此裝置還設有確保沖頭不壓偏、跑偏的伺服導套,上模座與沖頭連接,圓母、壓蓋均套于沖頭上,并固定于上模座上,打料板固定于沖頭上,模芯固定于底座中心,模套套于模芯上,并固定于底座上,加熱圈套于模套外底座之上,伺服導套設于模套內上端,伺服導套中心孔與模套、沖頭同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塑金屬槽筒及其制造工藝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帶自動定心導向的圓錐形筒坯反擠壓模裝置,除有上模座、圓母、后蓋、沖頭、打料導向板、模套、加熱圈、打料模芯、底座構成外,此裝置還設有定心導向桿,上模座與沖頭連接,圓母套于沖頭靠近上模座處,壓蓋套于圓母外并固定于上模座處,打料導向板固定于沖頭上,模套固定于底座中心,打料模芯位于模套內下端底座的中心處,加熱圈套于模套外位于底座上,定心導向桿固定于打料導向板的沖頭通孔的周圍,并穿入模套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塑金屬槽筒及其制造工藝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脹--真空”成形系統是由控制中心、溫控、氣壓、液壓、真空、成型模具六部分構成,由微機構成的控制中心分別與控制加熱套的可控硅G1、及溫度傳感器連接,與控制真空部分的真空泵閥的G3、控制氣壓部分的電磁閥的G4~G8、控制液壓部分的電磁調壓閥的G2相連接;成型模具是由密封氣嘴、通氣孔、彈簧壓板、密封罩、加熱套、壓套、六瓣模、攪拌風機、成型模底座共同構成,六瓣模套于底座上,壓套套于六瓣模外層,六瓣模的兩端為余弦曲線形,壓套的外層設有密封罩和加熱套,加熱套與壓套間有一氣體環流通道,彈簧壓板穿入密封罩與壓套連接,液壓部分連接液壓傳感器及密封嘴并固定于彈簧壓板上,真空部分通過密封罩到成型模具的汽體環流通道處,氣壓部分通過流量氣壓傳感器到成型模具的密封嘴處,溫度傳感器連接六瓣模,用于可使模具內溫度均勻的攪拌風機設于此成型模具的底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德塔超塑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德塔超塑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9712579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音頻信息記錄介質和音頻信息重現裝置
- 下一篇:轉角接合塊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