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包總成、動力電池及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779543.7 | 申請日: | 2023-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6668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9 |
| 發明(設計)人: | 曹云飛;張新賓;張占江;王振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613 | 分類號: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68;H01M10/6556;H01M50/244;H01M50/24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薛蕓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總成 動力電池 車輛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池包總成、動力電池及車輛。電池包總成包括:上箱體;下箱體,上箱體與下箱體連接,下箱體包括邊框組件和分隔梁組件,分隔梁組件設置于邊框組件的內部,分隔梁組件用于將邊框組件內的區域分隔成多個電芯容置區域;液冷板,液冷板與下箱體連接,液冷板用于作為下箱體的底板;其中,液冷板上開設有安裝結構,分隔梁組件通過安裝結構與液冷板連接。通過將液冷板作為下箱體的底板,并且液冷板的安裝結構與下箱體的分隔梁組件連接使得液冷板與下箱體連接起來,從而使得液冷板的承重能力提高,液冷板的結構布置簡單且集成度高、空間利用率也得到提高,提升了電池包總成安全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動力電池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池包總成、動力電池及車輛。
背景技術
目前電池包CTP(Cell?to?Pack)結構的電池系統存在如下問題:液冷板取代底板作為承重部件,存在強度不足,承重能力差的問題;液冷板與下箱體之間密封結構復雜;電池包內液冷系統連接管路較多,容易出現冷卻液泄露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包總成、動力電池及車輛,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液冷板承重能力差、結構復雜以及容易出現冷卻液泄露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池包總成,包括:上箱體;下箱體,上箱體與下箱體連接,下箱體包括邊框組件和分隔梁組件,分隔梁組件設置于邊框組件的內部,分隔梁組件用于將邊框組件內的區域分隔成多個電芯容置區域;液冷板,液冷板與下箱體連接,液冷板用于作為下箱體的底板;其中,液冷板上開設有安裝結構,分隔梁組件通過安裝結構與液冷板連接。
進一步地,隔梁組件通過安裝結構與液冷板卡接。
進一步地,邊框組件包括前邊框;左前邊框,左前邊框的一端與前邊框的一端連接;右前邊框,右前邊框的一端與前邊框的另一端連接;左邊框,左邊框的一端與左前邊框的另一端連接;右邊框,右邊框的一端與右前邊框的另一端連接,左邊框與右邊框對稱設置;后邊框,后邊框的一端與左邊框的另一端連接,后邊框的另一端與右邊框的另一端連接,前邊框、左前邊框、右前邊框、左邊框、右邊框和后邊框均與液冷板抵接。
進一步地,分隔梁組件包括:前橫梁,前橫梁的一端與左邊框連接,前橫梁的另一端與右邊框連接;后橫梁,后橫梁的一端與左邊框連接,后橫梁的另一端與右邊框連接,前橫梁與后橫梁有間距地設置;縱梁,縱梁位于左邊框與右邊框的中軸線位置,且縱梁穿過前橫梁和后橫梁的中間位置設置,縱梁的一端連接前邊框,縱梁的另一端連接后邊框,前橫梁、后橫梁和縱梁中的至少一個與液冷板卡接。
進一步地,液冷板的四周與前邊框、左前邊框、右前邊框、左邊框、右邊框、后邊框連接,液冷板包括:上板;下板,上板與下板貼合連接,下板與前邊框的底部、左前邊框的底部、右前邊框的底部、左邊框的底部、右邊框的底部、后邊框的底部形成在同一平面,下板的底面設有冷卻液流道;冷卻液管轉接件,冷卻液管轉接件的一端連接于下板的冷卻液流道,冷卻液管轉接件的另一端用于連接整車冷卻液管。
進一步地,后橫梁的底部設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臺,第一凸臺的寬度小于后橫梁的寬度,縱梁的底部連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凸臺,第二凸臺的寬度小于縱梁的寬度,第一凸臺和第二凸臺通過安裝結構與液冷板卡接。
進一步地,安裝結構包括第一空槽和第二空槽,第一空槽貫穿上板和下板設置,第一空槽與第一凸臺位置對應,第一凸臺卡設于第一空槽內;第二空槽貫穿上板和下板設置,第二空槽與第二凸臺位置對應,第二凸臺卡設于第二空槽內,前橫梁與上板的表面連接。
進一步地,前橫梁設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位于前橫梁中間的底部,后橫梁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后橫梁中間的底部,縱梁設有兩個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設置于縱梁的頂部,第三凹槽與第二凹槽配合,第四凹槽與第一凹槽配合,以使前橫梁的頂部、后橫梁的頂部與縱梁的頂部處于同一平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77954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據傳輸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
- 下一篇:一種混凝土的砂石分離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