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航空發動機軸流機匣流道修復用工裝的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633458.X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6042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8 |
| 發明(設計)人: | 顧建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發常州蘭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6/00 | 分類號: | B23P6/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萬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41 | 代理人: | 王婷婷 |
| 地址: | 213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航空發動機 軸流 機匣流道 修復 用工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航空發動機軸流機匣流道修復用工裝的使用方法,該航空發動機軸流機匣流道修復用工裝包括與二級靜葉安裝槽相適配的第一保護環、與三級靜葉安裝槽相適配的第二保護環、止口保護環和多個與靜葉安裝孔相適配的堵頭,所述第一保護環的外壁與二級靜葉安裝槽的內壁小間隙配合,所述第二保護環的外壁與三級靜葉安裝槽的內壁小間隙配合,所述止口保護環套接在軸流機匣的左端止口上,裝配時第一保護環與二級靜葉安裝槽內壁之間、第二保護環與三級靜葉安裝槽內壁經膠水進行膠粘固定,所述堵頭與靜葉安裝孔經膠水進行膠粘固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航空發動機修復輔助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航空發動機軸流機匣流道修復用工裝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某型航空發動機軸流機匣為對半式結構,毛坯采用整體鑄件,其結構如圖1所示,安裝后形成內徑不同的第一內流道1、第二內流道2、第三內流道3、第四內流道5,其中第二內流道2上沿周向設置多個靜葉安裝孔10,第三內流道3和第四內流道5之間形成T形的二級靜葉安裝槽4,第四內流道5與尾側端6之間形成T形的三級靜葉安裝槽7,且第一內流道1、第三內流道3、第四內流道5的內壁涂敷Al-Si涂層;上述航空發動機軸流機匣內流道加工時采用一組數據點控制,采用數控車削加工方法實現,其加工后尺寸精確與否對壓氣機性能參數控制尤為重要。在實際加工中,由于加工操作失誤、薄壁零件產生的變形等因素導致內流道超差,在對機匣組合進行流道掃描計量后發現,流道尺寸整體向外偏離理論值約0.15~0.20mm,整體流道向外擴張偏離理論值,大大影響了壓氣機性能參數。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易于裝配、便于操控的航空發動機軸流機匣流道修復用工裝及其使用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航空發動機軸流機匣流道修復用工裝,包括與二級靜葉安裝槽相適配的第一保護環、與三級靜葉安裝槽相適配的第二保護環、止口保護環和多個與靜葉安裝孔相適配的堵頭,所述第一保護環的外壁與二級靜葉安裝槽的內壁小間隙配合,所述第二保護環的外壁與三級靜葉安裝槽的內壁小間隙配合,所述止口保護環套接在軸流機匣的左端止口上,裝配時第一保護環與二級靜葉安裝槽內壁之間、第二保護環與三級靜葉安裝槽內壁經膠水進行膠粘固定,所述堵頭與靜葉安裝孔經膠水進行膠粘固定。
進一步,所述第一保護環由同樣結構的兩個第一半環體拼接組成,所述第二保護環由同樣結構的兩個第二半環體拼接組成。
進一步,所述第一半環體、第二半環體、堵頭、止口保護環由鋁合金經車削加工獲得。
上述航空發動機軸流機匣流道修復用工裝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兩個第一半環體卡入二級靜葉安裝槽,并在第一半環體與二級靜葉安裝槽之間涂敷膠水,由第一半環體組成第一保護環,將兩個第二半環體卡入三級靜葉安裝槽,并在第二半環體與三級靜葉安裝槽之間涂敷膠水,由第二半環體組成第二保護環,各堵頭經膠水粘結在靜葉安裝孔上,對靜葉安裝孔進行封閉;將止口保護環固定在軸流機匣的左端止口,將第一內流道、第三內流道、第四內流道內壁涂敷的Al-Si涂層去除直至露出金屬基體,對待噴涂金屬加工面進行吹砂處理,降低表面粗糙度后進行流道二次整體噴涂,然后重新采用數控加工方法對第一內流道、第三內流道、第四內流道進行加工,以保證流道尺寸要求,通過機匣流道修復用工裝的防護,再結合整體噴涂工藝,對軸流機匣內流道尺寸超差進行了修復再加工。
發明的技術效果:(1)本發明的航空發動機軸流機匣流道修復用工裝,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保證了機匣內流道涂層整體二次噴涂修復方案的可實施性,保護了精密尺寸不被破壞,同時大大提升了噴涂效率;第一保護環和第二保護環采用半環體進行組合獲得,易于裝配;(2)第一保護環、第二保護環、堵頭均采用膠水進行膠接固定,便于后續拆卸;(3)第一半環體、第二半環體、堵頭、止口保護環采用鋁合金材質,可防止磕傷零件。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航空發動機軸流機匣流道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發常州蘭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航發常州蘭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63345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