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基于TPG散熱的復合PCB板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310599600.3 | 申請日: | 2023-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4898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彭科;楊萬群;楊勇;晏曉慶;黎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智芯雷通微系統(tǒng)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1/02 | 分類號: | H05K1/02;H05K1/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鄧小兵 |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天***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tpg 散熱 復合 pcb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基于TPG散熱的復合PCB板,包括芯片、TPG散熱層、多個信號層和多個銅板層,多個信號層和多個銅板層依次間隔排布并壓合成一多層板,所述芯片通過金屬植球的方式固定在多層板一側的信號層上,所述TPG散熱層固定在多層板另一側的銅板層上,所述多層板上開設有分別連接芯片與TPG散熱層的導熱過孔。本發(fā)明通過將復合PCB板與TPG散熱材料合理而有效地集成為一體,能夠提高復合PCB板的導熱系數而使復合PCB具有更好的散熱效果,解決了現有復合PCB板散熱效果差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天線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TPG散熱的復合PCB板。
背景技術
復合PCB板作為天線信號傳輸和器件的載體,因使用效果好而被廣泛地應用于通信行業(yè)中。目前的復合PCB板通常由多張功能作用不同的PCB板組合而成,如公開號為CN107861136A的專利文獻就公開了由頂層布線層、電源平面層、GND平面層和底層布線層組成的復合PCB板。但該類復合PCB板經申請人實際應用發(fā)現其導熱效果較差,這是因為:
一方面,各層PCB板通常采用壓合的方式壓固成多層板的復合PCB板,但層與層之間的接觸熱阻過大,導致復合PCB板的縱向導熱系數較差。
另一方面,各層PCB板自身板材導熱系數較差,相應地導致復合PCB板的橫向導熱系數較差。
上述兩方面相結合,就使得芯片上的熱量無法從橫向與縱向處導出,芯片將長期處于高溫狀態(tài),相應地導致芯片容易燒毀且使用壽命低。而當選用的芯片功率增大時,該類復合PCB板更是不能夠滿足散熱需求。
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提供一種散熱效果更好、并滿足更高功率芯片散熱需求的復合PCB板。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基于TPG散熱的復合PCB板,本發(fā)明通過將復合PCB板與TPG散熱材料合理而有效地集成為一體,能夠提高復合PCB板的導熱系數而使復合PCB具有更好的散熱效果,解決了現有復合PCB板散熱效果差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TPG散熱的復合PCB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TPG散熱層、多個信號層和多個銅板層,多個信號層和多個銅板層依次間隔排布并壓合成一多層板,所述芯片通過金屬植球的方式固定在多層板一側的信號層上,所述TPG散熱層固定在多層板另一側的銅板層上,所述多層板上開設有分別連接芯片與TPG散熱層的導熱過孔。
所述TPG散熱層包括銅殼體、TPG散熱板和銅蓋板,銅殼體的兩側分別開設有銅腔,TPG散熱板分別通過耐高溫的粘合劑粘固在銅腔內,銅蓋板通過銅腔直接固定在TPG散熱板上。
所述銅腔內設有均勻的導熱凸柱,所述TPG散熱板上設有均勻的導熱通孔,導熱凸柱的端部穿過導熱通孔并抵接銅蓋板。
所述導熱凸柱和導熱通孔均為圓形、橢圓形或方形。
所述粘合劑為有機高溫膠與純銅粉按1:0.5的混合物。
所述多層板的厚度為2.6mm,銅殼體的厚度為2mm,銅蓋板厚度為0.5mm,TPG散熱板的厚度為0.5mm。
所述導熱過孔包括貫穿多層板的直通孔,直通孔的兩端分別連接芯片與TPG散熱層。
所述導熱過孔包括朝向芯片的第一轉接盲孔和朝向TPG散熱層的第二轉接盲孔,第一轉接盲孔的左端連接芯片,第二轉接盲孔的右端連接TPG散熱層,第一轉接盲孔的右端與第二轉接盲孔的左端在銅板層上錯位相交。
所述導熱過孔貫穿銅殼體上與多層板相對應的銅蓋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智芯雷通微系統(tǒng)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智芯雷通微系統(tǒng)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5996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