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導熱聚離子液體/氮化硼復合絕緣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310243542.0 | 申請日: | 2023-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786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4 |
| 發明(設計)人: | 齊中華;李洪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藍碳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F220/34 | 分類號: | C08F220/34;C08F222/14;C08F2/44;C08K3/38;C09K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鄧榮貴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熱 離子 液體 氮化 復合 絕緣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導熱聚離子液體/氮化硼復合絕緣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將聚離子液體單體、氮化硼粉末、交聯劑和引發劑混合均勻,原位聚合而成,復合材料在獲得高熱導率的同時,具有高的機械強度、絕緣性和阻燃性,其中,聚離子液體的陰離子可調,通過改變分子間氫鍵作用力的大小,提高聚離子液體基體的本征熱導率,聚離子液體的熱導率遠高于傳統聚合物,同時,聚離子液體中陰離子有阻燃能力,使聚離子液體具有優異的阻燃性;其次,聚離子液體中的官能團還能與無機氮化硼填料材料形成氫鍵,使填料緊密結合,有效降低界面熱阻,進一步提高復合材料的熱導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導熱絕緣材料制備領域,涉及一種高導熱聚離子液體/氮化硼復合絕緣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更小、更高功率密度是現代電子設備的發展方向,然而這導致了電子設備發熱嚴重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散熱,將嚴重危害電子元器件的正常運行,甚至造成設備損壞。電子元器件的散熱問題成為現階段工業界和學術界的研究重點。目前,電子元器件散熱通常采用自然、強制、制冷、熱傳導、液體和熱隔離等。其中,傳導技術具有優異的導熱特性和等溫特性,在應用中具有熱流密度可變性、恒溫特性優、快速適應環境等優點,在電氣設備、電子元器件冷卻以及半導體元件的散熱方面中應用廣泛。
為了實現電子器件中的快速熱傳導,需要散熱性能優異的材料。理想的散熱材料不僅需要具有高的導熱性,還需具備良好的電絕緣、機械性能、耐熱性,甚至阻燃性。金屬或陶瓷材料具有高的熱導率,但是其導電性或易脆性不適合用于電子器件的散熱。與金屬或陶瓷相比,聚合物材料具有明顯的優勢,包括絕緣性、可彎折性、質輕、易加工等。但是,聚合物材料的熱導率低(通常在0.1-0.3?W?m-1?K-1),限制了其應用。復合聚合物和高導熱填料制備填充型導熱材料,是開發散熱材料最常見的方法。現有工藝仍然面對兩個難題:一是聚合物熱導率低;二是聚合物和陶瓷填料間相容性差,界面熱阻大,阻礙了復合材料熱導率的提高。因此,急需開發新型高導熱聚合物。聚離子液體(polymer?ionic?liquid,PIL)是由離子液體聚合而成,兼具了離子液體的諸多特性(阻燃、穩定性高等)和聚合物可加工性。氮化硼(Boron?Nitride,BN)是一種新型的二維材料,由硼元素和氮元素組成,具有高本征熱導率、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和絕緣性。聚離子液體結構單元中含有大量官能團,能與BN填料形成氫鍵,有助于消除界面熱阻。此外,聚離子液體的離子單元在受熱的條件下可以發生離子交換,有助于熱量的傳輸。本專利開發的聚離子液體具有遠高于傳統聚合物的熱導率。將聚離子液體和BN填料相結合,能夠取長補短,制備出高導熱聚離子液體/氮化硼復合絕緣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填充型導熱復合材料中的問題,提供一種具有高導熱、絕緣性好、穩定性高和易制備等特點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重點是合成了一種新型季銨鹽型離子液體單體,離子液體單體與BN導熱填料、交聯劑、引發劑混合均勻,原位聚合形成復合導熱材料。制備的復合導熱材料具備以下特征:(1)聚離子液體結構單元中含有大量官能團,分子間易形成氫鍵,提高了聚離子液體的本征熱導率;(2)聚離子液體側基含有離子基團,在熱的作用下,離子間發生交換反應,傳遞能量,有助于熱量的傳遞;(3)季銨鹽離子基團和BN中的N原子形成氫鍵,使聚合物和BN顆粒緊密結合,消除界面熱阻,提高了復合材料的熱導率;(4)BN顆粒具有寬的帶隙,其絕緣性好,阻斷了電子在復合材料中的運動,提高了電絕緣性;(5)聚離子液體和BN顆粒都具有阻燃性,賦予復合材料優異的阻燃性。本方法適合大批量生產、不涉及有腐蝕性化學試劑的使用、且易于操作。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藍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藍碳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2435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