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燃型人造革的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217720.2 | 申請日: | 2023-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464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1 |
| 發明(設計)人: | 周偉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陽市金茂塑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37/00 | 分類號: | B32B37/00;B05D7/02;B05D7/24;B05D5/00;B32B38/00;B32B37/12;B32B38/04;B32B33/00;B32B27/30;B32B27/12;B32B5/02;B32B27/06;B32B7/14;B32B3/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與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50 | 代理人: | 馬育妙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燃型 人造革 制備 工藝 | ||
1.一種耐燃型人造革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制備耐燃涂覆液;
S2,分別制作基布層和PVC樹脂面層;
S3,將所述耐燃涂覆液涂覆于PVC樹脂面層上,形成耐燃PVC樹脂面層;
S4,將耐燃PVC樹脂面層貼合于基布層之上形成耐燃性人造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燃型人造革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燃涂覆液包括水性聚氨酯樹脂、三氧化二銻、聚磷酸銨、固化劑、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和熱穩定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耐燃型人造革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燃涂覆液按照重量份數包括水性聚氨酯樹脂50-100份,三氧化二銻22-30份,聚磷酸銨15-25份,固化劑10-22份,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5-9份,熱穩定劑10-17份。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耐燃型人造革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穩定劑采用堿式亞硫酸鉛。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燃型人造革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燃涂覆液的制備方法如下:
S11,將水性聚氨酯樹脂、聚磷酸銨、熱穩定劑和純水放入加熱爐中,加熱爐內溫度設定為80-125℃;
S12,投入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攪拌30分鐘后;再投入三氧化二銻,再攪拌30分鐘;
S13,降低加熱爐內溫度至38-45℃;
S14,將固化劑投入爐內,攪拌10分鐘,形成耐燃涂覆液。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燃型人造革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樹脂面層包括依次粘接的第一面層、第二面層和第三面層;所述第一面層上分布有若干第一通氣孔;所述第二面層和第三面層相粘接的一側對應第一通氣孔的位置設置有腔室,所述腔室的兩側壁的中部相粘接,使第二面層位于腔室處的區域與第一面層分離,所述腔室的兩側壁設置有若干第二通氣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耐燃型人造革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氣孔的孔徑為0.8-1.2mm,孔距8-12mm。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耐燃型人造革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氣孔由所述腔室的兩側壁上的裂口經拉扯成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耐燃型人造革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氣孔的成型方法如下:
S21,在第二面層和第三面層上對應第一通氣孔的位置分別設置半開槽;
S22,切割所述半開槽的底部形成裂口;
S23,將第二面層鋪設于第一面層上,對應半開槽以外的位置粘接;
S24,在第二面層的半開槽的中部點膠;
S25,將第三面層鋪設于第二面層上,對應半開槽以外的位置粘接形成所述腔室;
S26,按壓第三面層的半開槽中部,使腔室的兩側壁的中部相粘接,裂口經拉扯形成第二通氣孔。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耐燃型人造革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燃涂覆液的涂覆區域包括:第一面層的外側和第二面層對應腔室位置的外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陽市金茂塑膠有限公司,未經東陽市金茂塑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21772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