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鐵路貨車裝載異常狀態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106230.5 | 申請日: | 2023-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0520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啟鋼;葉飛;孫文橋;姚振坤;王志敬;史建立;韓梓非;陳存折;張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運輸及經濟研究所;北京中鐵科客貨運輸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20/54 | 分類號: | G06V20/54;G06V20/40;G06V10/10;G06V10/26;G06V10/80;G06V10/82;G06N3/0464;G06N3/048;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楊立 |
| 地址: | 10084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路 貨車 裝載 異常 狀態 檢測 方法 裝置 設備 介質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鐵路貨車裝載異常狀態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該方法包括:獲取待檢測鐵路貨車的車型、所裝載的貨物的貨物類型和貨物裝載加固信息;根據所述車型、所述貨物類型和所述貨物裝載加固信息,確定所述待檢測鐵路貨車所對應的異常狀態檢測模型;獲取所述待檢測鐵路貨車的待檢測圖像;根據所述待檢測圖像和所述異常狀態檢測模型,確定所述待檢測鐵路貨車是否存在異常狀態。通過本發明的方法,可以實現異常狀態的智能識別,極大減少視頻監控人員檢查作業的工作強度,提升鐵路貨車裝載狀態風險管控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路貨運安全檢測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鐵路貨車裝載異常狀態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
背景技術
鐵路貨車裝載狀態檢查是對鐵路貨車車體、貨物、貨物裝載加固狀態進行檢查,是確保鐵路貨運安全的重要環節。當前主要是依賴視頻監控人員對鐵路貨車裝載狀態圖像進行肉眼逐張檢查,判斷貨車裝載是否存在異常。由于人眼判圖易于受到主觀意識與疲勞程度的影響,造成鐵路貨車裝載異常狀態漏判現象時有發生,增加了鐵路貨運安全、行車安全風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鐵路貨車裝載異常狀態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旨在解決上述至少一個技術問題。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鐵路貨車裝載異常狀態檢測方法,該方法包括:
獲取待檢測鐵路貨車的車型、所裝載的貨物的貨物類型和貨物裝載加固信息;
根據所述車型、所述貨物類型和所述貨物裝載加固信息,確定所述待檢測鐵路貨車所對應的異常狀態檢測模型;
獲取所述待檢測鐵路貨車的待檢測圖像;
根據所述待檢測圖像和所述異常狀態檢測模型,確定所述待檢測鐵路貨車是否存在異常狀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針對現有技術中依賴人眼逐張判圖造成漏判的問題,通過根據所述車型、所述貨物類型和所述貨物裝載加固信息,確定所述待檢測鐵路貨車所對應的異常狀態檢測模型,以及待檢測鐵路貨車的待檢測圖像,可實現待檢測鐵路貨車是否存在異常狀態的智能識別,極大減少視頻監控人員檢查作業的工作強度,提升鐵路貨車裝載狀態風險管控能力。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上述根據所述車型、所述貨物類型和所述貨物裝載加固信息,確定所述待檢測鐵路貨車所對應的異常狀態檢測模型,包括:
確定所述待檢測鐵路貨車的待檢測范圍;
若所述待檢測范圍為固定范圍,則根據所述車型、所述貨物類型和所述貨物裝載加固信息,確定所述異常狀態檢測模型為兩步單階段檢測模型,所述固定范圍為存在異常的位置在所述待檢測鐵路貨車上是固定的,所述兩步單階段檢測模型包括第一檢測模型和第二檢測模型;
若所述待檢測范圍為不固定范圍,則根據所述車型、所述貨物類型和所述貨物裝載加固信息,確定所述異常狀態檢測模型為單階段檢測模型,所述不固定范圍為存在異常的位置在所述待檢測鐵路貨車上是不固定的,所述單階段檢測模型包括第三檢測模型;
若所述異常檢測模型為所述兩步單階段檢測模型,所述根據所述待檢測圖像和所述異常狀態檢測模型,確定所述待檢測鐵路貨車是否存在異常狀態,包括:
根據所述待檢測圖像和所述第一檢測模型,從所述待檢測圖像中確待檢區域,所述待檢測區域為所述待檢測鐵路貨車上可能存在異常狀態的區域;
根據所述待檢測區域和所述第二檢測模型,識別出所述待檢測區域中是否存在異常狀態;
若所述異常檢測模型為所述單階段檢測模型,所述根據所述待檢測圖像和所述異常狀態檢測模型,確定所述待檢測鐵路貨車是否存在異常狀態,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運輸及經濟研究所;北京中鐵科客貨運輸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運輸及經濟研究所;北京中鐵科客貨運輸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10623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