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傳輸方法、裝置、系統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84160.8 | 申請日: | 2023-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125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曉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67/12 | 分類號: | H04L67/12;H04L6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創嘉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代鳳霞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北京經***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傳輸 方法 裝置 系統 存儲 介質 | ||
本公開涉及一種數據傳輸方法、裝置、系統及存儲介質,該數據傳輸系統包括多個主機和PCIE交換機,所述主機包括DDS通信中間件,以太網協議棧,虛擬網卡驅動程序,非透明橋客戶端驅動程序以及PCIE的硬件驅動模塊,DDS通信中間件,用于將應用層的待傳輸數據傳輸至以太網協議棧;以太網協議棧,用于將待傳輸數據封裝成第一以太網數據幀,并將第一以太網數據幀傳輸至虛擬網卡驅動程序;虛擬網卡驅動程序,用于解析第一以太網數據幀,以得到第一以太網數據幀中的待傳輸數據,并將待傳輸數據傳遞至非透明橋客戶端驅動程序;非透明橋客戶端驅動程序,用于將待傳輸數據發送至PCIE交換機,以使PCIE交換機將待傳輸數據發送至第二主機。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據傳輸方法、裝置、系統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轉向中央域控的趨勢下,對于中央計算的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高帶寬,更低延遲;然而目前的DDS(Data?Distribution?Service數據分發服務)中間件的物理層大都是通過Ethernet(以太網)和SHM(share?momory,共享內存)實現,這就導致目前的數據傳輸系統通常存在帶寬有限,數據傳輸延遲較長,數據傳輸的可靠性較低等問題。
發明內容
為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公開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裝置、系統及存儲介質。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數據傳輸系統,所述系統包括多個主機和PCIE(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express,高速串行計算機擴展總線標準)交換機,所述主機包括DDS通信中間件,以太網協議棧,虛擬網卡驅動程序,非透明橋客戶端驅動程序以及PCIE的硬件驅動模塊,所述多個主機中包括至少一個第一主機和至少一個第二主機;
所述第一主機的DDS通信中間件,用于連接第一主機的應用層和所述第一主機的以太網協議棧,并將所述第一主機的應用層的待傳輸數據傳輸至所述第一主機的以太網協議棧;
所述第一主機的以太網協議棧,用于將所述待傳輸數據封裝成第一以太網數據幀,并將所述第一以太網數據幀傳輸至所述第一主機的虛擬網卡驅動程序;
所述第一主機的虛擬網卡驅動程序,用于解析所述第一以太網數據幀,以得到所述第一以太網數據幀中的待傳輸數據,并將所述待傳輸數據傳遞至所述第一主機的非透明橋客戶端驅動程序;
所述第一主機的非透明橋客戶端驅動程序,用于將所述待傳輸數據發送至所述硬件驅動模塊,以使所述硬件驅動模塊驅動所述PCIE交換機以使所述PCIE交換機將所述待傳輸數據發送至所述第二主機。
可選地,所述第一主機的非透明橋客戶端驅動程序,用于將所述待傳輸數據添加至預設的消息傳輸隊列中,并通過所述消息傳輸隊列將所述待傳輸數據發送至所述硬件驅動模塊,以使所述硬件驅動模塊將所述待傳輸數據發送至PCIE交換機。
可選地,所述待傳輸數據包括第二主機的設備描述符,所述PCIE交換機包括每個主機對應的分區模塊和非透明橋模塊;
所述第一主機的硬件驅動模塊,用于根據所述設備描述符通過所述非透明橋模塊將所述待傳輸數據的存儲地址存儲至所述第二主機對應目標分區模塊內,以使所述第二主機通過讀取所述目標分區模塊內的存儲地址后,獲取所述存儲地址內存儲的所述待傳輸數據。
可選地,所述虛擬網卡驅動程序包括指定接口,所述第一主機的虛擬網卡驅動程序,用于通過所述指定接口接收所述第一主機的以太網協議棧傳輸的緩存數據,解析所述緩存數據中的所述第一以太網數據幀,以得到所述待傳輸數據。
可選地,所述PCIE交換機,還用于獲取所述第二主機發送的待接收數據;
所述第一主機的硬件驅動模塊,用于從所述PCIE交換機中讀取所述待接收數據,并將所述待接收數據傳輸至所述第一主機的非透明橋客戶端驅動程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8416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