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智能電網用電峰谷的自適應充電樁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80770.0 | 申請日: | 2023-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2152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6 |
| 發明(設計)人: | 任澤鑫;朱彬;劉貴龍;黃朝俊;肖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琰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53/31 | 分類號: | B60L53/31;B60L53/64;B60L53/66;B60L53/53 |
| 代理公司: | 重慶知銘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310 | 代理人: | 李啟林 |
| 地址: | 400700 重慶市北碚區北溫泉街***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智能 電網 用電 自適應 充電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智能電網用電峰谷的自適應充電樁裝置,包括:底座;安裝在底座上的充電單元,充電單元包括發射板、轉動板以及移動板,轉動板轉動安裝在底座上,發射板安裝在所述轉動板遠離底座的端部,所述底座上安裝有驅動組件,移動板通過第一移動組件安裝在底座上,其中,底座上還安裝有接觸開關,以當發射板轉動至電動汽車底盤下方時,轉動板可觸發接觸開關,此時第一移動組件可帶動移動板在底座的長度方向移動,以使得發射板與電動汽車底盤上的接收模塊對正;以及安裝在底座上的充電樁箱,所述充電樁箱內安裝有主控制模塊、通信模塊、計費模塊和開關模塊,充電樁箱內部還安裝有為所述發射板提供能源的蓄電池單元。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充電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智能電網用電峰谷的自適應充電樁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日益發展,其充電方式成為了人們討論關注的重點,現階段電動汽車的充電方式普遍為有線充電,然而充電站等接觸式充電的方法存在靈活性差、占用空間大、易磨損等問題,為了有效避免以上弊端,推動電動汽車充電方式的快速發展,無線充電技術得到快速發展,無線充電方式是在車輛底盤安裝能量接收裝置,在地面安裝能量發射裝置,通過電場與磁場的轉換,將電能從地面端發送到車端,充到鋰電池中,相比于主流的充電樁所采用的有線充電補能方式,無線充電由于無需電氣連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有線充電在插拔充電槍頭時可能產生的電火花,不僅更方便還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與可靠性。
申請號202110348665?1公開了一種基于智能電網用電峰谷的自適應充電樁裝置,包括有充電樁箱,充電樁箱內安裝有充電模塊、主控制模塊、通信模塊、計費模塊和開關模塊,充電樁箱下方還設置有為充電樁箱提供能源的蓄電池單元;所述蓄電池單元包括有蓄電池箱,蓄電池通過快速插拔單元與充電樁箱內的充電模塊電連接。
其缺陷在于,充電樁裝置只能通過有線的方式進行充電,不能通過無線的方式對電動汽車進行充電,因此目前亟需一種可以更加方便地對電動汽車的充電的充電樁裝置。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目前還沒有一種能夠方便地通過無線傳輸的方式對電動汽車充電的充電樁裝置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智能電網用電峰谷的自適應充電樁裝置,其能夠通過無線的傳輸的方式對電動汽車進行充電,并且可以通過充電樁箱內部安裝的蓄電池單元對電動汽車進行充電,當時間段為耗電高峰時,優先使用蓄電池的電對汽車進行充電,最終實現降低電網壓力的目標。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基于智能電網用電峰谷的自適應充電樁裝置,包括:
底座;
安裝在底座上的充電單元,所述充電單元包括發射板、轉動板以及移動板,所述轉動板轉動安裝在底座上,發射板安裝在所述轉動板遠離底座的端部,所述底座上安裝有驅動組件,所述驅動組件用于帶動轉動板轉動,所述移動板通過第一移動組件安裝在底座上,其中,所述底座上還安裝有接觸開關,以當發射板轉動至電動汽車底盤下方時,所述轉動板可觸發所述接觸開關,此時第一移動組件可帶動移動板在底座的長度方向移動,以使得發射板與電動汽車底盤上的接收模塊對正;以及
安裝在底座上的充電樁箱,所述充電樁箱內安裝有主控制模塊、通信模塊、計費模塊和開關模塊,充電樁箱內部還安裝有為所述發射板提供能源的蓄電池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琰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琰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8077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有向通信領航跟隨航天器編隊簡化姿態分布協同控制方法
- 下一篇:錐形制網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