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靈芝菌絲體與藥用菌菌絲體共發酵液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32379.3 | 申請日: | 2023-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270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彥;閆冬梅;章俊強;朱石磊;胡洪青;黃宇哲;陳潔琳;鄧海蘭;李勇;郝允博;陳詩婷;陳浩;閆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銅陵潔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大學綠色產業創新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A23L31/00;A61K8/9728;A61Q19/08;A61K36/06;A61K36/074;A61P39/06;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喬恒婷 |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銅***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靈芝 菌絲體 藥用 發酵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靈芝菌絲體與藥用菌菌絲體共發酵液的制備方法,通過靈芝菌絲體和藥用真菌菌絲體共同發酵,其發酵液的抗氧化活性顯著提高(增加1倍多),同時發酵液還能夠產生具有令人愉悅的天然果香;該雙菌發酵方法具有工藝簡單、效率高、時間短、成本低等諸多優點,易于規模生產,可廣泛應用于生物醫藥及日化領域,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用真菌深層發酵的生產技術領域,可應用食品、藥品以及化妝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靈芝菌絲體與藥用菌菌絲體共發酵液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靈芝又稱瑞草、仙草是我國中醫藥寶藏中的珍品,,靈芝是一種珍貴的藥食兼用大型真菌,其孢子、菌絲和子實體均可利用,藥用歷史悠久。《神農本草經》中記載:靈芝,扶正氣,久服,益壽延年,認為靈芝是祛病延年、滋補強壯、扶正固本的珍貴藥品,可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目前,已經從靈芝中分離到400余種化合物,其中多糖類、核苷類、三萜類被認為是靈芝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質,具有抗腫瘤、抗病毒、抗衰老、抗氧化、消炎抗菌、保肝護肝、免疫調節等功能,且幾乎無毒副作用,已在醫藥健康和化妝品領域廣泛應用。
由于人工栽培靈芝的生長周期長(大于2~3個月),受環境影響大,產量低、品質不穩定,生產成本高,極大地影響了靈芝及其生物活性物質在健康產業中的發展。近年來隨著生物發酵技術的廣泛應用,靈芝菌絲體液體深層發酵培養技術的研究與開發越來越受到業界重視,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研制和生產實際中,人們發現很多重要的生化過程僅僅依靠單株菌種難以能完成或只能進行微弱的反應,只有依靠2種或多種微生物菌種共同培養發酵才能實現,即為混菌培養或混菌發酵。目前微生物混菌發酵在代謝產物的生產中已有應用,如氨基酸、有機酸、維生素等的生產。近年來采用米曲霉、納豆芽孢桿菌2株菌種混菌發酵制作納豆,可釀出不僅具有較高納豆激酶活性和氨基酸含量,而且還具有中國傳統豆豉香味的納豆。
基于此,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靈芝菌絲體與藥用菌菌絲體共發酵液的制備方法,通過兩種藥用真菌的共同培養發酵及協同作用完成其生理生化發酵過程,提高其藥理活性成分及含量,甚至產生新的功效組分。靈芝等雙菌共培養發酵技術,可縮短活性成分的制備時間,有效降低生產成本,進一步促進靈芝等我國珍稀藥用真菌在功能食品、醫藥、化妝品以及個人護理用品中的開發和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靈芝菌絲體與藥用菌菌絲體共發酵液的制備方法,通過該方法使得靈芝菌絲體與藥用菌菌絲體之間相互促進發酵,可顯著提高其發酵液的生物活性。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靈芝菌絲體與藥用菌菌絲體共發酵液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靈芝菌絲體的培養
1a、菌種活化:將靈芝母種接種于PDA固體培養基上,28℃恒溫靜置培養6-8d;
1b、種子液發酵培養:用接種鏟從1a活化后的靈芝菌固體培養基上切取2-3塊0.5×0.5cm2的菌塊,接入100mL靈芝菌種子液培養基中,于28℃、120r/min條件下,恒溫搖床培養6-8d;
本發明選用的靈芝母種為赤芝。
步驟2:藥用菌菌菌絲體的培養
2a、菌種活化:將藥用菌母種接種于PDA固體培養基上,28℃恒溫靜置培養10-15d;
2b、種子液發酵培養:用接種鏟從2a活化后的藥用菌固體培養基上切取1塊1×1cm2的菌塊,接種到500mL的藥用菌菌絲體液態培養基中,在28℃的恒溫箱中靜置培養12d;
所述藥用菌菌種購于中國農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為假蜜環菌Armillariella?tabescens(Scop.exFr.)Sing,其菌種庫編號為ACCC51415。
步驟3:共發酵培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銅陵潔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大學綠色產業創新研究院,未經銅陵潔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大學綠色產業創新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323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