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立式重載輪輞內成型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223219701.3 | 申請日: | 2022-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925870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軍輝;江波軍;呂永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風馳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22/14 | 分類號: | B21D22/14;B21D53/26 |
| 代理公司: | 浙江專橙律師事務所 33313 | 代理人: | 黃春英 |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立式 重載 輪輞內 成型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立式重載輪輞內成型機,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加工品質不穩定的問題。本立式重載輪輞內成型機,包括底板以及設置于底板上且與其相連接的機架主板,機架主板上設置有與其相連接,且通過工件內腔形狀,并形成多道可伸縮副成型模結構的主軸單元,底板上設置有與其相連接,且與主軸單元相配合,并使工件形成成型模具的成模單元,底板上設置有與其相連接且用于驅動上述主軸單元的驅動單元,機架主板上還設置有與其相連接且用于限制成模單元位置的限位單元。本實用新型具有提高加工品質且降低加工成本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立式重載輪輞內成型機。
背景技術
現有立式輪輞成型設備硬件多采用中軸實心主模具,配合偏軸實心副模組合,通過中軸單旋轉傳動主模具,帶動偏軸副模旋轉,并同時相向運動對輪輞施加徑向壓力,使輪輞外旋壓成型,產品成型工藝從外部向內成型,但該類設備因模具重量大,模具相向運動同時承載軸向扭矩力和徑向壓力,輪輞成型過程中使模具常處于高速動載荷狀態,模具表面容易積瘤、拉傷,易損。同時,主副模具處于單頭懸掛狀態,轉動時有徑向偏轉現象,對輪輞的壓力施加呈發散狀態,導致輪輞產品圓周成型不穩定,輪輞產品出現周長加長或輪輞最終直徑不規整現象等,從而影響加工效率以及提高產品的加工成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解決上述問題的立式重載輪輞內成型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立式重載輪輞內成型機,包括底板以及設置于底板上且與其相連接的機架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主板上設置有與其相連接,且通過工件內腔形狀,并形成多道可伸縮副成型模結構的主軸單元,所述的底板上設置有與其相連接,且與主軸單元相配合,并使工件形成成型模具的成模單元,所述底板上設置有與其相連接且用于驅動上述主軸單元的驅動單元,所述的機架主板上還設置有與其相連接且用于限制成模單元位置的限位單元。
在上述的一種立式重載輪輞內成型機中,所述的主軸單元由液壓主軸、主軸承座、內嵌式液壓軸承和過油軸組成,所述的液壓主軸通過主軸承座與機架主板相活動連接,上述過油軸通過內嵌式液壓軸承與液壓主軸相連接。
在上述的一種立式重載輪輞內成型機中,所述的成模單元由與底板相連接的開合液壓缸、設置于開合液壓缸上且通過開合液壓缸驅動的開合搖臂、設置于開合搖臂上且與其相連接的模具主體以及設置于過油軸上且與其相配合的多頭組合成型軸組成,所述的開合液壓缸與底板之間設置有加強連接穩定性的裝配座,所述的開合搖臂設置于開合液壓缸上,且通過開合液壓缸作運動。
在上述的一種立式重載輪輞內成型機中,所述的限位單元由兩個徑向限位座和軸向限位座組成,上述徑向限位座和軸向限位座均與機架主板相連接。
在上述的一種立式重載輪輞內成型機中,所述的驅動單元由與底板連接的液壓動力箱以及與均設置于機架主板上且與過油軸相配合的主傳動輪和從動輪組成,且主傳動輪和從動輪先嚙合配合。
在上述的一種立式重載輪輞內成型機中,所述的底板上還設置有與其相連接且用于加工件傳輸的自動接送料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立式重載輪輞內成型機具有以下優點:
1、機架主板上設置有與其相連接,且通過工件內腔形狀,并形成多道可伸縮副成型模結構的主軸單元,底板上設置有與其相連接,且與主軸單元相配合,并使工件形成成型模具的成模單元,底板上設置有與其相連接且用于驅動上述主軸單元的驅動單元,機架主板上還設置有與其相連接且用于限制成模單元位置的限位單元,上述結構的設置,將產品成型工藝從外部向內成型轉變為從內部向外成型,產品形狀更精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立式重載輪輞內成型機中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立式重載輪輞內成型機中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風馳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風馳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32197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車塑件脫模機構內嵌冷卻水路
- 下一篇:熔融爐清灰裝置和熔融爐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