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撿拾裝置及紅棗撿拾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222186925.2 | 申請日: | 2022-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884496U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5 |
| 發明(設計)人: | 丁惠哲;李景彬;丁龍朋;溫寶琴;史高昆;周倫;屈北川;梁俊鵬;楊金山;楊磊;齊玉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河子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D51/00 | 分類號: | A01D5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劉鐵生;孟阿妮 |
| 地址: | 832003 新疆維***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撿拾 裝置 紅棗 | ||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撿拾裝置及紅棗撿拾機,殼體的前端設置有前仿形輪;殼體的后端設置有后仿形輪;殼體包括:前引流腔和撿拾吸管;前引流腔為向下開口的凹槽結構;前引流腔被分隔成至少兩個腔室;撿拾吸管設置在腔室的后側;撿拾吸管與腔室一一對應設置;支撐桿的下端與殼體鉸接;第一連桿的一端與支撐桿的上端鉸接,另一端用于與機架鉸接;第二連桿的一端與殼體鉸接,另一端用于與機架鉸接;驅動機構連接在第二連桿與機架之間,用于驅動第二連桿相對機架上下擺動。采用本實用新型能夠提高撿拾效率,降低撿拾成本,降低作業人員勞動強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撿拾裝置及紅棗撿拾機。
背景技術
隨著林果產業的迅速發展,紅棗的種植面積迅速增長,但是紅棗收獲成為擺在農民面前的一大難題。
目前紅棗的收獲依然采用傳統的采摘方式;紅棗被振動落地后,主要靠人工地面撿拾,工作強度大、人力成本費用高、收獲速度慢;現有技術中也有通過機器撿拾的裝置,但是,目前的撿拾機器作業幅寬較小,需要作業人員扛抱吸管對落地紅棗進行吸拾,撿拾效率較低,且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撿拾裝置及紅棗撿拾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撿拾效率,降低撿拾成本,降低作業人員勞動強度。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撿拾裝置,包括:殼體、支撐桿、第一連桿、前連桿、后連桿、第二連桿和驅動機構;
所述殼體的前端設置有前仿形輪;所述殼體的后端設置有后仿形輪;
所述殼體包括:前引流腔和撿拾吸管;
所述前引流腔為向下開口的凹槽結構;所述凹槽結構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前引流腔被分隔成至少兩個腔室;至少兩個所述腔室沿左右方向排列;
所述撿拾吸管設置在所述腔室的后側;所述撿拾吸管至少為兩個;所述撿拾吸管與所述腔室一一對應設置;所述撿拾吸管的入口向下延伸;所述撿拾吸管的入口的寬度由上至下沿左右方向逐漸變寬;
所述撿拾吸管的入口的下端的前邊緣的高度較后邊緣的高度高;
所述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殼體鉸接;
所述第一連桿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桿的上端鉸接,另一端用于與機架鉸接;所述第一連桿能夠伸縮;
所述支撐桿上套設有滑套構件;所述滑套構件能夠在所述支撐桿上滑動;所述支撐桿上設置有彈性復位機構,用于所述滑套構件的復位;
所述前連桿的一端與所述滑套構件鉸接,另一端鉸接在所述殼體的前端;所述前連桿能夠伸縮;
所述后連桿的一端與所述滑套構件鉸接,另一端鉸接在所述殼體的后端;所述后連桿能夠伸縮;
所述第二連桿的一端與所述殼體鉸接,另一端用于與所述機架鉸接;
所述驅動機構連接在所述第二連桿與所述機架之間,用于驅動所述第二連桿相對所述機架上下擺動。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桿和驅動油缸;
所述驅動桿的中部通過轉軸連接在所述機架上;所述轉軸能夠拆卸;
所述驅動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桿鉸接;
所述驅動油缸的一端與所述機架鉸接;所述驅動油缸的另一端與所述驅動桿的另一端鉸接。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桿、所述前連桿、所述后連桿、所述第二連桿與所述殼體為球頭鉸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河子大學,未經石河子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21869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驅動裝置彈性吊掛結構、構架及軌道車輛
- 下一篇:一種彩鋼板的拼接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