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盲區可視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22143311.6 | 申請日: | 2022-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753663U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志禮;成一諾;董洪濤;張立嵩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經緯恒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1/04 | 分類號: | B60R11/04;B60R1/23;B60R1/28;B60Q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領智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82 | 代理人: | 王曉婷 |
| 地址: | 100015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盲區 可視化 系統 | ||
1.一種汽車盲區可視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盲區可視化系統包括:控制器、顯示器和四個可旋轉攝像頭裝置,其中,四個所述可旋轉攝像頭裝置和所述顯示器均與所述控制器信號連接;
四個所述可旋轉攝像頭裝置分別安裝于汽車的車身的左前方、左后方、右前方和右后方,位于左前方的可旋轉攝像頭裝置的視場范圍覆蓋所述汽車的左前方區域和左后方區域,位于右前方的可旋轉攝像頭裝置的視場范圍覆蓋所述汽車的右前方區域和右后方區域,且位于左前方的可旋轉攝像頭裝置的視場范圍與位于右前方的可旋轉攝像頭裝置的視場范圍在所述汽車的正前方存在重疊;位于左后方的可旋轉攝像頭裝置的視場范圍覆蓋所述汽車的左后方區域和正后方區域,且位于左前方的可旋轉攝像頭裝置的視場范圍與位于左后方的可旋轉攝像頭裝置的視場范圍在所述汽車的左側存在重疊;
位于右后方的可旋轉攝像頭裝置的視場范圍覆蓋所述汽車的右后方區域和正后方區域,且位于右前方的可旋轉攝像頭裝置的視場范圍與位于右后方的可旋轉攝像頭裝置的視場范圍在所述汽車的右側存在重疊,位于右后方的可旋轉攝像頭裝置的視場范圍與位于左后方的可旋轉攝像頭裝置的視場范圍在所述汽車的正后方存在重疊,其中,每個可旋轉攝像頭裝置的視場范圍是每個攝像頭經過旋轉能夠觀察到的最大范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盲區可視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轉攝像頭裝置包括攝像頭和云臺電機,所述云臺電機包括云臺電機支撐部、第一垂直旋轉電機、第二垂直旋轉電機和水平旋轉電機,所述云臺電機支撐部包括水平云臺支架、固定架和垂直云臺支架,所述攝像頭、所述第一垂直旋轉電機、所述第二垂直旋轉電機和所述水平旋轉電機均與所述控制器信號連接,所述可旋轉攝像頭裝置還包括底座;
所述第一垂直旋轉電機和所述第二垂直旋轉電機沿垂直于所述攝像頭的光軸方向分別固定安裝于所述攝像頭的兩側,所述第一垂直旋轉電機和所述第二垂直旋轉電機均與所述水平云臺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水平云臺支架與所述固定架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架與所述垂直云臺支架固定連接,所述垂直云臺支架與所述水平旋轉電機固定連接,所述水平旋轉電機固定安裝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安裝于所述汽車的車身。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盲區可視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相互信號連接的控制單元和圖像處理單元,所述圖像處理單元與所述攝像頭信號連接;
所述第一垂直旋轉電機、所述第二垂直旋轉電機、所述水平旋轉電機和所述顯示器均與所述控制單元信號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盲區可視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還包括汽車行駛狀態采集單元,所述汽車行駛狀態采集單元與所述控制單元信號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盲區可視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單元包括中央處理器和同步芯片,所述同步芯片和所述圖像處理單元均與所述中央處理器信號連接,所述中央處理器與所述顯示器信號連接;
所述第一垂直旋轉電機、所述第二垂直旋轉電機和所述水平旋轉電機均與所述中央處理器信號連接。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盲區可視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盲區可視化系統還包括攝像頭旋轉控制按鈕,所述攝像頭控制按鈕與所述控制單元信號連接。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盲區可視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單元還包括障礙物和行人檢測子單元,所述圖像處理單元和所述中央處理器均與所述障礙物和行人檢測子單元信號連接。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汽車盲區可視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處理器還與所述汽車的語音播放裝置信號連接。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盲區可視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盲區可視化系統還包括電源模塊;
所述汽車的蓄電池、所述控制器、所述顯示器和四個所述可旋轉攝像頭裝置均與所述電源模塊電連接。
10.如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汽車盲區可視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每個可旋轉攝像頭裝置的視場范圍為180°-2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經緯恒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經緯恒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214331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