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腹腔鏡腸鉗有效
| 申請號: | 202221508370.2 | 申請日: | 2022-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960859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5 |
| 發明(設計)人: | 姜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29 | 分類號: | A61B17/29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李品 |
| 地址: | 315000***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功能 腹腔鏡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腹腔鏡腸鉗,其屬于醫療器械領域。鉗體,固定手柄,鉗爪,多功能腹腔鏡腸鉗還包括:旋轉桿,被構造為提供一個用于安裝鉗爪的結構,且旋轉桿可轉動的設于鉗體遠離固定固定手柄的一端;驅動組件,設置于鉗體內用于驅動鉗爪活動;其中,鉗爪設有多組,且沿旋轉桿的軸向方向均勻分布;鉗爪包括固定鉗和活動鉗,固定鉗固設于與旋轉桿的外壁且向遠離旋轉桿的中軸線的方向延伸;活動鉗可旋轉的設于旋轉桿的外壁上;驅動組件同時驅動多個活動鉗旋轉以使多個活動鉗的側壁同時與相應固定鉗的側壁抵觸。本申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種抓取穩定的多功能腹腔鏡腸鉗。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多功能腹腔鏡腸鉗。
背景技術
腸鉗是用于夾持腸管的手術鉗,在某些手術中,需要在腹腔鏡的視野下使用腸鉗夾持腸管移動來露出手術部位,并且測量所要切除腸管的長度或測量腸道憩室或腫塊大小等;
例如專利號(CN201921437377.8)一種腹腔鏡腸鉗,包括鉗頭、固定鉗柄和活動鉗柄,鉗頭通過夾緊調控桿設置在腸鉗本體前端,腸鉗本體末端連接固定鉗柄,活動鉗柄通過拉桿連接夾緊調控桿。
由于腹腔鏡腸道手術中,經常需要好的暴露,而好的暴露需要對提拉腸道具有更廣的范圍,而上述結構中只設置了一個鉗體進行抓腸道,需要多次操作才能將腸道調整到適合的位置,導致時間過長。
現在尚沒有一種具有抓取穩定的多功能腹腔鏡腸鉗。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內容部分用于以簡要的形式介紹構思,這些構思將在后面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被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內容部分并不旨在標識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護的技術方案的范圍。
為了解決以上背景技術部分提到的技術問題,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腹腔鏡腸鉗,包括:鉗體,被構造為具有一個進入到人體內部的圓柱體;
固定手柄,固設與鉗體的一端;
鉗爪,設置于鉗體上且位于固定手柄相對的一端;
多功能腹腔鏡腸鉗還包括:
旋轉桿,被構造為提供一個用于安裝鉗爪的結構,且旋轉桿可轉動的設于鉗體遠離固定手柄的一端;
驅動組件,設置于鉗體內用于驅動鉗爪活動;
其中,鉗爪設有多組,且沿旋轉桿的軸向方向均勻分布;鉗爪包括固定鉗和活動鉗,固定鉗固設于與旋轉桿的外壁且向遠離旋轉桿的中軸線的方向延伸;活動鉗可旋轉的設于旋轉桿的外壁上;驅動組件同時驅動多個活動鉗旋轉以使多個活動鉗的側壁同時與相應固定鉗的側壁抵觸
由于設置了多個鉗爪,且同時對腸道進行抓取,這樣能擴大腸鉗與腸道的接觸面積,使得抓取更加穩定,這樣有利于醫護人員改變腸道的位置,使手術更加順利。
進一步地,固定鉗的延伸方向與旋轉桿的中軸線的延伸方向在同一空間平面內傾斜相交;
活動鉗的長度方向與相對應的固定鉗的延伸方向在同一空間平面內傾斜相交形成夾角α;夾角α的取值范圍為0.9度-34.9度。
進一步地,活動鉗與旋轉桿接觸的一端設有半齒輪,半齒輪可轉動的設于旋轉桿上以使活動鉗沿帶動半齒輪的中軸線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
進一步地,旋轉桿與鉗體銜接端設有旋轉環,鉗體遠離固定手柄的一端插入旋轉環內以使旋轉環與鉗體可轉動的連接。
進一步地,位于旋轉環內的鉗體的一端部分沿旋轉桿的軸向方向內凹形成凹槽;
凹槽的內壁上設有若干個限位槽,限位槽沿旋轉桿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旋轉環上設有限位桿;限位桿可沿旋轉環徑向方向滑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未經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150837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