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排氣系統(tǒng)壓力損失測試工裝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221191625.7 | 申請日: | 2022-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687878U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8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林尚錦;劉淑玉;黃名宗;龐士明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G01L1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宋波 |
| 地址: | 545007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汽車 排氣 系統(tǒng) 壓力 損失 測試 工裝 | ||
一種汽車排氣系統(tǒng)壓力損失測試工裝包括三元催化器;三催前工裝前端可分離地和三元催化器的后端連接,三催前工裝的后端和測試設(shè)備連接,三催前工裝的中部開有第一通孔,第一壓力傳感器底座安裝于第一通孔,第一壓力傳感器安裝于第一壓力傳感器底座;三催后工裝后端可分離地和三元催化器前端連接,三催后工裝的前端可分離地和排氣消聲器連接,三催后工裝的中部開有第二通孔,第二壓力傳感器底座安裝于第二通孔,第二壓力傳感器安裝于第二壓力傳感器底座。通過增加可拆卸的三催前工裝和三催后工裝,并且三催前工裝和三催后工裝和各自對應(yīng)的第一壓力傳感器、第二壓力傳感器連接進行測試避免在每個車型上的三元催化器上都開口,因此節(jié)省試驗成本。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排氣系統(tǒng)壓力測試的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而言涉及汽車排氣系統(tǒng)壓力損失測試工裝。
背景技術(shù)
汽車排氣系統(tǒng)主要包括三元催化器和排氣消聲器。其中,三元催化器通常稱為熱端,排氣消聲器通常稱為冷端。汽車排氣系統(tǒng)主要作用除了降低內(nèi)燃機排氣噪聲和減少廢氣排放外,還需保證較低的排氣阻力,以便內(nèi)燃機獲得更大功率和消耗更少的燃料。
通常排氣阻力用排氣背壓來表示和量化指標,分排氣背壓、熱端背壓和冷端背壓。排氣背壓指三元催化器入口處P1氣流壓力與大氣壓力P3的差值,熱端背壓指三元催化器入口處P1氣流壓力與排氣消聲器入口處P2氣流壓力的差值,冷端背壓指排氣消聲器入口處P2氣流壓力與大氣壓力P3的差值。
目前測量排氣背壓方法主要在三元催化器零件入口排氣管道和排氣消聲器零件入口排氣管道鉆安裝孔,然后焊接壓力傳感器底座,最后通過螺紋安裝壓力傳感器。
該方式在測試排氣背壓前需改制安裝孔和焊接底座,造成零件的破壞。由于國六三元催化器費用昂貴,如每個車型或零件方案都采用這種破壞零件的方法測試排氣背壓,勢必會造成很大的試驗費用浪費。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或緩解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提供了一種汽車排氣系統(tǒng)壓力損失測試工裝,包括三元催化器;三催前工裝,所述三催前工裝前端可分離地和所述三元催化器的后端連接,所述三催前工裝的后端和測試設(shè)備連接,所述三催前工裝的中部開有第一通孔,第一壓力傳感器底座安裝于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和所述三催前工裝連通,第一壓力傳感器安裝于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底座;三催后工裝,所述三催后工裝后端可分離地和所述三元催化器前端連接,所述三催后工裝的前端可分離地和排氣消聲器連接,所述三催后工裝的中部開有第二通孔,第二壓力傳感器底座安裝于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和所述三催后工裝連通,第二壓力傳感器安裝于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底座。
本申請的汽車排氣系統(tǒng)壓力損失測試工裝包括三元催化器、三催前工裝、三催后工裝、測試設(shè)備、第一通孔、第一壓力傳感器底座、第一壓力傳感器、排氣消聲器、第二通孔、第二壓力傳感器底座和第二壓力傳感器,其中,三催前工裝前端可分離地和三元催化器的后端連接,三催前工裝的后端和測試設(shè)備連接,三催前工裝的中部開有第一通孔,第一壓力傳感器底座安裝于第一通孔,用于和三催前工裝連通,第一壓力傳感器安裝于第一壓力傳感器底座,三催后工裝后端可分離地和三元催化器前端連接,三催后工裝的前端可分離地和排氣消聲器連接,三催后工裝的中部開有第二通孔,第二壓力傳感器底座安裝于第二通孔,用于和三催后工裝連通,第二壓力傳感器安裝于第二壓力傳感器底座,通過增加可拆卸的三催前工裝和三催后工裝,并且三催前工裝和三催后工裝和各自對應(yīng)的第一壓力傳感器、第二壓力傳感器連接進行測試,避免了在每個車型上的三元催化器上都開口,因此節(jié)省了試驗成本。
另外,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shù)方案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shù)特征:
上述技術(shù)方案中,所述三元催化器包括:三催本體;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管的前端和所述三催本體的后端一體構(gòu)成;第二連接管,所述第二連接管的后端和所述三催本體的前端一體構(gòu)成。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1191625.7/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內(nèi)飾縫線槽和汽車
- 下一篇:一種市政施工的綠化擋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