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后主減速器隔熱板減震裝置及具有其的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824104.4 | 申請日: | 2022-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683151U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8 |
| 發明(設計)人: | 賈春;康文霞;杜錚;張國慶;寇珂瑛;謝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2 | 分類號: | F16H57/02;F16H57/028;F16H57/025;F16L59/02 |
| 代理公司: | 長春吉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陳晶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春***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后主 減速器 隔熱板 減震 裝置 具有 車輛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后主減速器隔熱板減震裝置及具有其的車輛,減震裝置包括:鋼絲絨圈、外襯套和內襯套;兩個鋼絲絨圈分別設置在所述隔熱板兩側;外襯套穿設鋼絲絨圈孔和隔熱板孔內;內襯套穿設于外襯套內孔內;后主減速器具有減速器孔,減速器孔設置有內螺紋減震裝置由穿過所述內襯套內筒并旋入減速器孔的螺栓固定在后主減速器上;本實用新型增加內外襯套和鋼絲絨墊圈,安裝到隔熱板后側兩個固定孔,與外襯套之間存在間隙,帶減震裝置的隔熱板安裝到整車上去后,后主減速器相對懸置位移時,隔熱板后側固定點減震跟隨位移,但隔熱板因其孔與襯套存在間隙,不跟隨其位移,從而避免隔熱板受較大相對位移導致開裂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減震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后主減速器隔熱板減震裝置及具有其的車輛。
背景技術
隨著國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乘用車需求越來越強烈,對高端四驅車型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四驅車型需匹配主減速器,部分車型由于主減速器較大,距離排氣管較近,需要加裝隔熱板進行隔熱,避免主減速器受熱導致內部油溫過高影響其性能發揮;通常的設計方案是在主減速器上留出四個固定支座用于固定隔熱板;但主減速器為借用且無足夠可用固定支座時,為隔熱板固定對主減速器殼體進行修改,成本費用太高,就需要就近尋找合適的固定點;主減速器后部有兩個固定支座可用,前部沒有可用固定點,采用與主減速器前懸置共用固定點的方式,實現隔熱板的前后四個固定點固定,但前兩個固定點在前懸置上,后兩個固定點在后主減速器上,兩者在車輛運行過程中存在相對較大的振動和位移,最大位移量8mm(可調小),如采用直接固定的方式,隔熱板受固定點相對移動的影響存在耐久撕裂的風險;
現有技術主要通過更改主減速器殼體,將隔熱板固定點全部改到主減速器上,這種方案造成無法借用現有主減速器,修改主減速器殼體變更成本高,本發明專利通過不改變后主減速器殼體,利用現有固定點對隔熱板進行固定,但前后固定點在不同零件上,而零件之前存在相對振動和位移,通過在隔熱板上加裝減震裝置,實現隔熱板隔熱功能及耐久要求。
綜上所述,解決四驅車型后主減速器上隔熱板固定點相對振動和位移引起的隔熱板耐久失效問題亟待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后主減速器隔熱板減震裝置及具有其的車輛,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后主減速器隔熱板減震裝置,包括隔熱板和后主減速器,所述減震裝置包括:
鋼絲絨圈,所述鋼絲絨圈包括第一鋼絲絨圈和第二鋼絲絨圈,所述第一鋼絲絨圈和第二鋼絲絨圈結構相同,所述鋼絲絨圈具有鋼絲絨圈孔,所述隔熱板具有隔熱板孔,所述第一鋼絲絨圈和第二鋼絲絨圈設置在所述隔熱板兩側;
外襯套,所述外襯套具有外襯套法蘭和外襯套筒,所述外襯套筒具有外襯套內筒,所述外襯套筒穿設所述鋼絲絨圈孔和所述隔熱板孔內;
內襯套,所述內襯套具有內襯套法蘭和內襯套筒,所述內襯套筒具有內襯套內筒,所述內襯套筒穿設于所述外襯套內孔內;
所述后主減速器具有減速器孔,所述減速器孔設置有內螺紋,所述減震裝置由穿過所述內襯套內筒并旋入所述減速器孔的螺栓固定在所述后主減速器上。
進一步地,所述鋼絲絨圈具有彈性;所述第一鋼絲絨圈的厚度、隔熱板的厚度與第二鋼絲絨圈的厚度之和大于所述外襯套筒的外壁長度。
進一步地,所述外襯套內筒的長度與所述內襯套筒的外壁長度相等。
進一步地,當所述外襯套和內襯套未受到所述螺栓和后主減速器的夾持力作用時,所述第一鋼絲絨圈與所述外襯套筒的外壁間隙配合,所述第二鋼絲絨圈至少部分與所述外襯套筒的外壁間隙配合;所述外襯套筒遠離所述外襯套法蘭的端部與所述內襯套筒外壁連接的所述內襯套法蘭的法蘭面具有間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8241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