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偏壓狀態下隧道減壓減載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396831.5 | 申請日: | 2022-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765941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7 |
| 發明(設計)人: | 岳仁輝;郭亞林;林宇亮;黃纖雅;許海波;仇隱;何學春;李亮亮;隋徵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南大學;安徽省公路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E02D5/74;E02D29/045;E02D3/12;E03F3/04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歐諾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34 | 代理人: | 歐穎;張文君 |
| 地址: | 230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偏壓 狀態 隧道 減壓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偏壓狀態下隧道減壓減載結構,包括靠近偏壓山體一側設置的抗滑樁、冠梁和方形柱,在相鄰的方形柱之間設置有連續的防護板;在抗滑樁遠山側設置有近山側車洞和遠山側車洞,兩車洞之間設置有中隔墻,在遠山側車洞的遠山側設置有偏壓擋墻;在方形柱、中隔墻和偏壓擋墻上方設置有隧道頂部梁板,在所述隧道頂部梁板和各車洞之間還設置有排水設施。本隧道減壓減載結構具有降低隧道主體結構承受的荷載和削弱地形及施工造成的偏壓作用的特點,起到減壓減載的作用,可廣泛適用于地形偏壓嚴重,圍巖較差地段的明暗隧道交替開挖的明洞支護,有效保障隧道結構的安全和穩定。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隧道施工領域,具體涉及偏壓狀態下需回填明洞段隧道減壓減載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隧道建造技術的提高,隧道建設在山嶺地區日益增多,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和問題,如淺埋隧道、傍山隧道和偏壓隧道等;在偏壓嚴重的地形環境中如何有效緩解偏壓力成為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對于明暗交替開挖的山嶺隧道,明挖段對山體擾動作用效應明顯,臨近山體一側的因地形產生的偏壓力側向偏向山腳,容易造成隧道側向邊坡產生滑移,造成隧道平移或偏轉。另外,明挖段隧道相比于暗挖段隧道支護作用較弱,施工中容易造成坍塌和滑坡等問題,因此需要一種有效減少隧道承受的外部荷載,保證隧道明洞段回填后的隧道結構整體穩定的偏壓狀態下隧道減壓減載結構。
發明內容
為實現上述功能和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偏壓狀態下隧道減壓減載結構,所述隧道減壓減載結構包括靠近偏壓山體一側設置豎向的抗滑樁1,在所述抗滑樁1頂部設置有冠梁6,同列各個抗滑樁1通過水平設置的冠梁6連接;在冠梁6上還設置有豎向方形柱2,所述方形柱2中心與冠梁6下方對應的抗滑樁1的中心重合,在相鄰的方形柱2之間設置有連續的防護板13;在抗滑樁1遠離偏壓山體一側設置有近山側車洞22和遠山側車洞23,在所述近山側車洞22和遠山側車洞23之間設置有中隔墻3,在遠山側車洞23遠離偏壓山體一側設置有偏壓擋墻4;在方形柱2、中隔墻3和偏壓擋墻4上方設置有隧道頂部梁板5,所述隧道頂部梁板5用于覆蓋明洞段隧道結構,且隧道頂部梁板5的高度設置為高于近山側車洞22和遠山側車洞23的頂部;方形柱2、中隔墻3、偏壓擋墻4和隧道頂部梁板5均采用鋼筋混凝土材質;且在所述隧道頂部梁板5和各車洞之間還設置有排水設施。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設置在方形柱2之間的防護板13包括外側護板31、內側護板32和中空層,中空層用于填充回填土體12。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中隔墻3為加高的整體式曲中墻,中隔墻3的左右兩墻肩用于搭接車洞初期支護的鋼拱架14。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偏壓擋墻4為半明半暗型偏壓擋墻,墻肩部分用于搭接車洞初期支護鋼拱架14,墻腰的弧度與遠山側車洞23初期支護結構的弧度相同,墻腰作為隧道結構的初期支護結構,且此處不設置鋼拱架14。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在所述中隔墻3的下方還設置有用于加固中隔墻基礎地基的注漿鋼管9。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排水設施包括在隧道車洞外和隧道頂部梁板5之間的低點處設置的排水管10和/或排水溝8,所述排水管10采用僅允許水通過的滲水管。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在隧道車洞外和隧道頂部梁板5之間填充有輕質混凝土11和回填土體12,所述輕質混凝土11在回填土體12的下方。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在包含近山側車洞(22)和遠山側車洞(23)的連拱隧道車洞的兩側還設置有人行洞21。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在抗滑樁1和近山側車洞22之間設置有錨桿7;在抗滑樁1旁的偏壓山體上設置有起到加固山體作用的錨桿7或/和錨索15。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隧道頂部梁板5為現澆混凝土梁板,包括橫梁51和頂板52,所述橫梁51按照一定間距設置,分別搭接在方形柱2、中隔墻3和偏壓擋墻4的頂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南大學;安徽省公路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合肥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南大學;安徽省公路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39683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氧化焊接發生器
- 下一篇:一種煤礦開采用的煤礦篩選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