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礦用梭車碰撞吸能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386094.0 | 申請日: | 2022-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294525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6 |
| 發明(設計)人: | 任春;尹宏旭;高振剛;白園;韓海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1F19/04 | 分類號: | B61F19/04;B60R19/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創博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王婷婷 |
| 地址: | 017000 內蒙古自治***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用梭車 碰撞 結構 | ||
1.礦用梭車碰撞吸能結構,包括梭車本體(1)以及梭車駕駛室(2),所述梭車駕駛室(2)安裝于梭車本體(1)的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梭車本體(1)的頭端設置有碰撞吸能器;
所述碰撞吸能器包括:碰撞器基座(3)、一對導軌(4)、一對延伸板(5)、若干碰撞緩沖彈簧(6)、若干阻尼吸能器(7)以及一對限位板(8);
所述碰撞器基座(3)安裝于梭車本體(1)的頭端上,所述碰撞器基座(3)為C型結構的板塊;
所述碰撞器基座(3)兩側設置有一對導軌(4),一對所述導軌(4)上設置有碰撞滑動端(13);
所述碰撞滑動端(13)的上下兩側延伸出一對延伸板(5)裝配于一對導軌(4)上;
所述碰撞滑動端(13)與碰撞器基座(3)之間設置有若干碰撞緩沖彈簧(6)以及若干阻尼吸能器(7);
若干所述阻尼吸能器(7)插裝于若干碰撞緩沖彈簧(6)內,且碰撞緩沖彈簧(6)與阻尼吸能器(7)的兩端分別與碰撞器基座(3)以及碰撞滑動端(13)連接;
所述梭車本體(1)的頭端兩側延伸出一對平行的限位板(8),一對所述限位板(8)包裹于碰撞器基座(3)的兩端,用于限位碰撞滑動端(13)直線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梭車碰撞吸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滑動端(13)的兩端設置有一對第一限位塊(10),所述碰撞器基座(3)的兩側設置有一對與第一限位塊(10)匹配的第二限位塊(1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礦用梭車碰撞吸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滑動端(13)的端部粘和有橡膠碰頭(1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礦用梭車碰撞吸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吸能器(7)包括:阻尼器外殼(71)、滑動活塞(72)、若干單多孔單向閥(73)以及活塞連桿(74);
所述阻尼器外殼(71)的一端安裝于碰撞器基座(3)上,所述阻尼器外殼(71)內為柱形密封空腔,所述滑動活塞(72)裝配于阻尼器外殼(71)內,所述滑動活塞(72)以中心呈環形陣列排列設置有若干單多孔單向閥(73),所述滑動活塞(72)的一側連接有活塞連桿(74)貫通阻尼器外殼(71)的一端連接于碰撞滑動端(13)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礦用梭車碰撞吸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外殼(71)上設置有阻尼器固定軸(75)安裝于碰撞器基座(3)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礦用梭車碰撞吸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外殼(71)的端部設置有液壓控制油嘴(9)。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礦用梭車碰撞吸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控制油嘴(9)包括:連接座(91)、注油嘴(92)、封堵球(93)以及常壓彈簧(94);
所述連接座(91)安裝于阻尼器外殼(71)的一端上,所述連接座(91)上設置有注油嘴(92),所述注油嘴(92)為柱形空腔結構且端部開設有小于內空腔直徑的通孔,所述注油嘴(92)內裝配有封堵球(93),所述封堵球(93)一側設置有常壓彈簧(94)與連接座(91)連接,所述連接座(91)與注油嘴(92)之間設置有通過孔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礦用梭車碰撞吸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外殼(71)的端部開設有注油口(95),所述注油口(95)與連接座(91)螺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未經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38609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