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超低吸收的CO2 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220151927.5 | 申請日: | 2022-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900994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莉;李全民;劉翔銀;朱敏;吳玉堂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波長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115 | 分類號: | G02B1/115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李建芳 |
| 地址: | 211121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吸收 co base sub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超低吸收的CO2激光雙面增透膜的結構為:Air/qHpL/Sub/pLqH/Air;其中,Sub代表基底;H代表高折射率膜料ZnSe膜層;L代表低折射率膜層,L為兩種低折射率膜料L1膜層和L2膜層的混合膜層,兩種低折射率膜料L1膜層和L2膜層的折射率均為1~1.6,低折射率膜料L1膜層和低折射率膜料L2膜層所用材料不同,低折射率膜料L1膜層:低折射率膜料L2膜層的光學厚度比例控制在1:3~1:6;p、q分別代表各膜層的光學厚度系數。本實用新型在硒化鋅基片兩側表面鍍制膜系,并通過結合兩種低折射率膜料混鍍,實現10600nm增透,減少了吸收,提高了透過率,平均透過率大于99.7%,單面反射小于0.1%,吸收由原先的0.3%降低到0.1%以內,抗激光損傷閾值經檢測由原先的6000W/CM2提升到10000W/CM2。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超低吸收的CO2激光雙面增透膜,屬于減反膜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光電子技術,尤其是激光技術、光纖通訊等高科技產品的發(fā)展,光學薄膜涂層在基礎光學、激光技術、光譜學等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例如,高功率激光中,低吸收、高損傷閾值的薄膜元件是獲得優(yōu)質激光束的關鍵元件。正因為如此,薄膜技術也在飛速發(fā)展。
在光學元件中,CO2減反膜的優(yōu)點是制備工藝較簡單,難點是膜層吸收大,透過率低,透過率很難提升至99.7%以上,且膜層抗激光損傷閾值較難提升。本實用新型開發(fā)了一種 CO2激光波段超低吸收雙面增透膜,降低了減反膜膜層的吸收,將兩種膜料控制比例進行混鍍,達到提升透過率和抗激光損傷閾值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CO2激光波段超低吸收雙面增透膜,通過膜系設計和工藝改進,在基底兩側表面鍍制膜系,實現10600nm增透,平均透過率大于99.7%,單面反射小于0.1%,吸收由原先的0.3%降低到0.1%以內;抗激光損傷閾值由原先的6000W/CM2提升到10000W/CM2。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CO2激光波段超低吸收雙面增透膜的結構為:Air/qHpL/Sub/pLqH/Air;其中,Sub代表基底;H代表高折射率膜料ZnSe膜層,高折射率膜料ZnSe膜層的折射率為2~3; L代表低折射率膜層,L為兩種低折射率膜料L1膜層和L2膜層的混合膜層,兩種低折射率膜料L1膜層和L2膜層的折射率均為1~1.6,低折射率膜料L1膜層和低折射率膜料L2膜層所用材料不同,低折射率膜料L1膜層:低折射率膜料L2膜層的光學厚度比例控制在 1:3~1:6;p、q分別代表各膜層的光學厚度系數。
p、q數值大小和參考波長λ有關,且0≤p≤100,0≤q≤200。Air為空氣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波長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波長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15192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小顆粒油頁巖干餾煙氣處理方法所采用的裝置
- 下一篇:潔凈室正負壓差警報裝置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