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明挖法地鐵出入口基坑管線原位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150090.2 | 申請日: | 2022-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204298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歡歡;董國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歡歡 |
| 主分類號: | E02D31/00 | 分類號: | E02D31/00;E02D17/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魯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李圓圓 |
| 地址: | 221018 江蘇省徐州市云龍***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明挖法 地鐵 出入口 基坑 管線 原位 保護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明挖法地鐵出入口基坑管線原位保護裝置,其包括:第一弧形殼,所述第一弧形殼的兩個軸向端面上設置有套環;第二弧形殼,第二弧形殼的軸向端面上設置有插柱;設置在第一弧形殼或第二弧形殼外周面的若干個吊環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明挖法地鐵出入口基坑管線原位保護裝置,第一弧形殼和第二弧形殼扣設在管線的外側,形成了對管線的充分包覆保護。第二弧形殼安裝在第一弧形殼的底部,第一弧形殼通過鎖鏈懸吊在基坑上方的桁架上,形成了對管線的穩定懸吊,防止管線下沉,對管線形成有效保護,保證了管線的正常工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明挖法地鐵出入口基坑管線原位保護裝置,屬于地鐵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地鐵建于地下,行駛路線不與其他運輸系統重疊或交叉,受交通干擾較少,因此可節約大量通勤時間。在人流密度大的大中城市中,地鐵起著重要的交通運輸作用。地鐵車站施工常用的有明挖法、蓋挖法、暗挖法。明挖法是在一定支護體系的保護下開挖基坑,然后在基坑內施作地下工程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后再進行土方回填的施工方法。基坑施工位置經常會有市政管線,基坑開挖后會導致市政管線懸垂于基坑上方,導致管線發生變形或下沉。為了保護管線的正常工作,可以將管線暫時切改至其他位置,施工完成后再切改回原始狀態,但這種方式依然會使管線的正常使用造成中斷。管線原位保護因能夠使管線保持正常運行,而得到推廣使用。目前在對管線進行原位保護時,大多采用在管線下方設置承托柱對管線進行承托的方式,施工較為復雜,而且基坑施工時現場振動對保護裝置的影響較大。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內容屬于發明人的技術認知范疇,并不必然構成現有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用于明挖法地鐵出入口基坑管線原位保護裝置,能夠對管線形成有效懸吊保護,而且組裝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實用新型通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用于明挖法地鐵出入口基坑管線原位保護裝置,包括:
第一弧形殼,所述第一弧形殼的兩個軸向端面上均間隔設置有若干個套環,各個套環沿第一弧形殼的軸線方向間隔布置,各個套環的軸線方向與第一弧形殼的軸線方向同向延伸;
第二弧形殼,所述第二弧形殼的軸向端面上均間隔設置有若干個插柱,各個插柱沿第二弧形殼的軸線方向間隔布置,各個插柱具有軸線方向與第二弧形殼的軸線方向同向延伸的插接段,各個插柱上的插接段用于插入對應的套環內;
設置在第一弧形殼或第二弧形殼外周面的若干個吊環組,各個吊環組沿對應的第一弧形殼或第二弧形殼的軸線方向間隔布置。
可選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明挖法地鐵出入口基坑管線原位保護裝置還包括鎖止機構,所述鎖止機構用于限制第一弧形殼和第二弧形殼沿插柱軸線方向的相對運動,所述鎖止機構包括:
方形導向塊,所述方形導向塊固定在第一弧形殼的外周面,方形導向塊的長度方向與第一弧形殼的外周面相切并垂直于第一弧形殼的軸線方向;
擋桿,所述擋桿上開設有方形滑槽,擋桿通過方形滑槽套裝在方形導向塊上,擋桿能夠沿著方形滑槽的長度方向滑動以使擋桿的端部越過第一弧形殼的軸向端面或與第一弧形殼的軸向端面齊平;
防脫塊,所述防脫塊固定在方形導向塊穿出方形滑槽的端部;
擋塊,所述擋塊固定在第二弧形殼的外周面,擋塊靠近第二弧形殼的軸向端面布置。
可選的,所述第一弧形殼和第二弧形殼的內周面上分別均勻排列有多個滾輪,各個滾輪的輪軸沿第一弧形殼或第二弧形殼的軸向布置。
可選的,每個吊環組包括沿相應的第一弧形殼或第二弧形殼的軸線方向對稱布置的一個或兩個吊環。
可選的,所述插柱由垂直設置的插接段和固定段構成,固定段的端部固定于第二弧形殼的軸向端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歡歡,未經劉歡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1500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