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起撥道裝置及起撥道作業車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680482.0 | 申請日: | 202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220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寶明;徐其瑞;高春雷;何國華;葉永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建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筑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1B29/04 | 分類號: | E01B2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遠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王俊博;徐雪嶠 |
| 地址: | 650215 云南省昆明***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起撥道 裝置 作業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起撥道裝置,包括:起撥道框架,起撥道框架上安裝有起道裝置、撥道裝置及移動機構;起撥道框架通過移動機構可縱向移動;起道裝置包括:起道鉤機構,起道鉤機構為兩個,且位于起撥道框架兩側;起道鉤機構包括:起道鉤、連接件、起道鉤驅動機構和起道鉤驅動機構安裝座;起道鉤通過連接件與起撥道框架連接,起道鉤驅動機構的一端通過起道鉤驅動機構安裝座與起撥道框架連接,另一端與起道鉤鉸接,起道鉤通過起道鉤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可從側面卡在軌道的上下兩側;本申請中的起撥道框架、起道裝置、撥道裝置及移動機構均為模塊化單元組合,便于拆裝、搬運,適用范圍更廣,適用于機械制造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機械制造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起撥道裝置及起撥道作業車。
背景技術
起撥道裝置是大型養路機械的核心裝置之一,關系著作業質量和作業效率,現有的起撥道裝置結構過于復雜,拆裝和搬運比較困難;由于軌道線路結構復雜,列車行駛速度和載重要求不一,目前我國鐵路采用的鋼軌軌型也不相同,現有正線起撥道裝置無法滿足越過各種軌型軌道魚尾板進行起道作業的要求。遇到特殊軌道病害如軌道肥邊等,使用傳統的夾鉗輪盤結構夾持軌顎方式的起撥道裝置也無法完成起道要求。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缺陷之一,本申請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能適應各種軌型魚尾板的起撥道裝置。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起撥道裝置,包括:起撥道框架,所述起撥道框架上安裝有起道裝置、撥道裝置及移動機構;所述起撥道框架通過所述移動機構可縱向移動;
所述起道裝置包括:起道鉤機構,所述起道鉤機構為兩個,且位于所述起撥道框架兩側;
所述起道鉤機構包括:起道鉤、連接件、起道鉤驅動機構和起道鉤驅動機構安裝座;所述起道鉤通過所述連接件與所述起撥道框架連接,所述起道鉤驅動機構的一端通過所述起道鉤驅動機構安裝座與所述起撥道框架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起道鉤鉸接,所述起道鉤通過所述起道鉤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可從側面卡在軌道的上下兩側。
優選地,所述起道裝置還包括:夾鉗機構,所述夾鉗機構位于所述起道鉤機構前后兩側;
所述夾鉗機構包括:夾鉗和夾鉗驅動機構;所述夾鉗通過夾鉗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可卡在軌道左右兩側。
優選地,所述起道裝置還包括:兩個用于所述起撥道框架上下移動的起道驅動機構。
優選地,所述移動機構包括:滑動套、導向梁和驅動機構;
所述導向梁的一端與所述起撥道框架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滑動套,所述驅動機構的一端與所述滑動套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導向梁連接,所述導向梁在所述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可縱向移動。
優選地,所述滑動套與所述導向梁之間設有耐磨尼龍板。
優選地,所述滑動套通過螺栓與所述耐磨尼龍板抵觸連接,所述滑動套外壁設有墊板,所述墊板位于所述滑動套外壁與所述螺栓之間。
優選地,所述滑動套上設有用于調節所述耐磨尼龍板與所述導向梁間隙的調節螺栓,所述調節螺栓依次穿過所述滑動套外壁與所述耐磨尼龍板后可與所述導向梁相接觸。
優選地,所述撥道裝置包括:兩個撥道驅動機構和多個撥道輪;兩個所述撥道驅動機構交叉設于所述起撥道框架上,多個所述撥道輪均設于起撥道框架兩側,所述起撥道框架通過兩個所述撥道驅動機構可橫向移動。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二個方面,一種起撥道作業車,包括衛星小車及上述的起撥道裝置,所述衛星小車包括:小車框架與輪對,所述輪對設于所述小車框架底部;
所述起道驅動機構的頂部與所述小車框架鉸接,所述起道驅動機構的底部與所述起撥道框架連接,所述撥道驅動機構的一端與所述小車框架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起撥道框架連接,所述滑動套與所述小車框架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建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筑研究所,未經中國鐵建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筑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6804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