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起撥道裝置及起撥道作業車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680482.0 | 申請日: | 2022-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220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寶明;徐其瑞;高春雷;何國華;葉永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建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筑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1B29/04 | 分類號: | E01B2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遠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王俊博;徐雪嶠 |
| 地址: | 650215 云南省昆明***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起撥道 裝置 作業 | ||
1.一種起撥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撥道框架(10),所述起撥道框架(10)上安裝有起道裝置、撥道裝置及移動機構(20);所述起撥道框架(10)通過所述移動機構可縱向移動;
所述起道裝置包括:起道鉤機構(30),所述起道鉤機構(30)為至少兩個,且位于所述起撥道框架(10)兩側;
所述起道鉤機構(30)包括:起道鉤(301)、連接件(302)、起道鉤驅動機構(303)和起道鉤驅動機構安裝座(304);所述起道鉤(301)通過所述連接件(302)與所述起撥道框架(10)連接,所述起道鉤驅動機構(303)的一端通過所述起道鉤驅動機構安裝座(304)與所述起撥道框架(10)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起道鉤(301)鉸接,所述起道鉤(301)通過所述起道鉤驅動機構(303)的驅動下可從側面卡在軌道的上下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撥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道裝置還包括:夾鉗機構(40),所述夾鉗機構(40)位于所述起道鉤機構(30)前后兩側;
所述夾鉗機構(40)包括:夾鉗和夾鉗驅動機構;所述夾鉗通過夾鉗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可卡在軌道左右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撥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道裝置還包括:兩個用于所述起撥道框架(10)上下移動的起道驅動機構(5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撥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20)包括:滑動套(201)、導向梁(202)和驅動機構(203);
所述導向梁(202)的一端與所述起撥道框架(10)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滑動套(201),所述驅動機構(203)的一端與所述滑動套(201)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導向梁(202)連接,所述導向梁(202)在所述驅動機構(203)的驅動下可縱向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起撥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滑動套(201)與所述導向梁(202)之間設有耐磨尼龍板(20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起撥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滑動套(201)通過螺栓(205)與所述耐磨尼龍板(204)抵觸連接,所述滑動套(201)外壁設有墊板(206),所述墊板(206)位于所述滑動套(201)外壁與所述螺栓(205)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起撥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滑動套(201)上設有用于調節所述耐磨尼龍板(204)與所述導向梁(202)間隙的調節螺栓(207),所述調節螺栓(207)依次穿過所述滑動套(201)外壁與所述耐磨尼龍板(204)后可與所述導向梁(202)相接觸。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撥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撥道裝置包括:兩個撥道驅動機構(60)和多個撥道輪(70);兩個所述撥道驅動機構(60)交叉設于所述起撥道框架(10)上,多個所述撥道輪(70)均設于起撥道框架(10)兩側,所述起撥道框架(10)通過兩個所述撥道驅動機構(60)可橫向移動。
9.一種起撥道作業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衛星小車及權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起撥道裝置,所述衛星小車包括:小車框架(80)與輪對,所述輪對設于所述小車框架(80)底部;
所述起道驅動機構(50)的頂部與所述小車框架(80)鉸接,所述起道驅動機構(50)的底部與所述起撥道框架(10)連接,所述撥道驅動機構(60)的一端與所述小車框架(10)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起撥道框架(10)連接,所述滑動套(201)與所述小車框架(10)固定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起撥道作業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作業車還包括:車架主體,所述車架主體與所述小車框架(80)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建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筑研究所,未經中國鐵建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筑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68048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