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OTA數據的流量控制的方法、系統及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529913.3 | 申請日: | 2022-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0561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 發明(設計)人: | 文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8/10 | 分類號: | H04W28/10;H04W4/40;H04W8/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張博 |
| 地址: | 400023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ota 數據 流量 控制 方法 系統 設備 | ||
本申請提供一種車輛OTA數據的流量控制的方法、系統及設備,所述方法包括,獲取路由節點的網絡負載指數;執行部署流量控制子流程;判斷所述部署流量控制子流程是否結束,當為否時繼續獲取網絡負載指數,直至所述部署流量控制子流程結束,達到保證車輛OTA本身的高效性,本發明在不影響其他正常功能對網絡帶寬的需求的同時,也要保證自身對網絡通道容量的充分利用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車輛OTA數據的流量控制的方法、系統及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智能化的不斷升級,車輛各項智能化功能對于車端網絡數據帶寬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車端網絡物理帶寬有限的條件下,如何合理分配帶寬至關重要。OTA作為智能化車輛的標配功能,在對車輛各個控制器進行升級安裝之前,需要將升級包數據傳輸到相關的控制節點,這個過程稱為數據部署。由于車輛智能化功能越來越強大,軟件集成度越來越高,導致目前各個控制器的升級包數據幾何倍數增加,因此OTA數據在車端進行部署階段需要在車端各個子網絡中傳輸大量數據。又因為OTA數據部署階段,車輛并沒有進入升級,這個階段用戶是可以正常使用車輛的,這樣用戶正常用車的功能對車端網絡帶寬的需求就有可能跟OTA部署數據占用的帶寬沖突。比如,自動駕駛的過程中,對于網絡帶寬需求極大,這個時候如果OTA也在占用同一條子網絡帶寬,就會給自動駕駛的及時響應造成潛在風險。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申請提供一種車輛OTA數據的流量控制的方法、系統及設備,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申請提供的車輛OTA數據的流量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路由節點的網絡負載指數;
執行部署流量控制子流程;
判斷所述部署流量控制子流程是否結束,當為否時繼續獲取網絡負載指數,直至所述部署流量控制子流程結束。
于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執行部署流量控制子流程包括:
判斷所述網絡負載指數是否與上一次獲取的網絡負載指數相同;
若相同,則結束所述子流程;
若不同,則將數據部署發送周期設為2的所述網絡負載指數次方倍。
于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獲取路由節點的網絡負載指數包括:
預設網絡負載指數最大值,網絡負載指數閾值,網絡負載等級差值與網絡負載指數最大值和網絡負載指數閾值的關系;
預設網絡負載、網絡負載等級差值與網絡負載等級的對應關系;基于網絡負載得到網絡負載等級;
預設網絡負載指數與網絡負載等級的對應關系,基于網絡負載等級得到網絡負載指數。
于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網絡負載等級差值與網絡負載指數最大值和網絡負載指數閾值的關系包括:網絡負載等級差值為100減去網絡負載指數閾值的差除以網絡負載指數最大值。
于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預設網絡負載、網絡負載等級差值與網絡負載等級的對應關系包括:初始網絡負載等級為零,每增加一倍的網絡負載等級差值,所述網絡負載對應的網絡負載等級加一。
本申請提供一種車輛OTA數據的流量控制的系統,包括:
獲取模塊,所述獲取模塊用于獲取路由節點的網絡負載指數;
執行模塊,所述執行模塊用于執行部署流量控制子流程;
判斷模塊,所述判斷模塊用于判斷所述部署流量控制子流程是否結束,當為否時繼續獲取網絡負載指數,直至所述部署流量控制子流程結束。
本申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52991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