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內嵌概率編碼的動態(tài)化邊緣成像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211528442.4 | 申請日: | 2022-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328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汪杰;王源熙;徐馥芳;易騰;崔旭泰;李瑩穎;羅玉昆;馬明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chuàng)新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N23/95 | 分類號: | H04N23/95;H04N25/76;H04N25/77;H04N25/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劉亞平 |
| 地址: | 10007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概率 編碼 動態(tài) 邊緣 成像 方法 裝置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內嵌概率編碼的動態(tài)化邊緣成像方法及裝置,通過在采集待處理圖像的情況下,實時獲取待處理圖像對應的電信號,對電信號進行選通及放大處理,并基于當前選通及放大后的電信號,得到當前電壓,當前電壓為單個像素單元對應的電壓,當前電壓包括多個且對應的像素單元均不同,基于預先確定的當前參考電壓、預先獲取的待比較電壓和當前電壓的關系,獲取脈沖信號,當前參考電壓與當前電壓存在對應關系,基于脈沖信號,以及預先獲取的像素坐標,生成待識別圖像。這樣,能夠獲取脈沖化的圖像數(shù)據(jù),解決了對圖像數(shù)據(jù)進行脈沖化處理存在延遲的缺陷,能夠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內嵌概率編碼的動態(tài)化邊緣成像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中存儲器與處理器相分離的經典架構帶來了馮·諾依曼瓶頸問題,這種處理方法已經逐漸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數(shù)據(jù)處理需求。與之相比較,人腦神經系統(tǒng)的信息活動具有大規(guī)模并行、分布式存儲與處理、自組織、自適應和自學習的特征,信息存儲與處理沒有明顯的界限。于是近年來,類腦計算逐漸引起了眾多學者的關注,試圖從微觀到宏觀層面對大腦進行建模,進一步推進當前以深度學習技術為基礎的人工智能進程。
脈沖神經網絡(SNN,Spiking?Neuron?Networks)作為模仿生物神經元機理設計的第三代神經網絡,在連接方式、信息處理機制和突觸權重學習方法上都更加具有類腦特性。脈沖神經網絡中模擬神經元更加接近實際特征:神經元只有在膜電位達到閾值時才會激活,并且脈沖神經網絡考慮脈沖產生時間,增強了處理時空數(shù)據(jù)的能力。
脈沖神經網絡處理的是脈沖時間序列,脈沖序列的獲取方式有兩種途徑:第一種途徑是將圖像按照某種編碼方式(例如:閾值編碼法、高斯差分法、頻率編碼法等)轉化為脈沖序列,但以上方法存在著信息丟失嚴重、編碼效率低下等問題。第二種途徑是來源于神經形態(tài)視覺傳感器。但目前由于神經形態(tài)視覺傳感器在原理與工藝上不夠成熟、價格高昂等原因,神經形態(tài)視覺傳感器的應用并不普遍。
此外,即便是作為第三代神經網絡的脈沖神經網絡,在模型構建和訓練上依然需要大量時間,例如,在自動駕駛等具體應用場景中,圖像需要及時生成并送入計算系統(tǒng)處理。如果先獲取圖像,然后再送入后端計算平臺進行脈沖化處理,消耗了計算平臺的算力,降低了脈沖神經網絡的識別速度,也就是說,目前對圖像數(shù)據(jù)進行脈沖化處理的過程中存在延遲,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內嵌概率編碼的動態(tài)化邊緣成像方法及裝置,用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對圖像數(shù)據(jù)進行脈沖化處理的過程中存在延遲的缺陷,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內嵌概率編碼的動態(tài)化邊緣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采集待處理圖像的情況下,實時獲取所述待處理圖像對應的電信號;
對所述電信號進行選通及放大處理,并基于當前選通及放大后的所述電信號,得到當前電壓,其中,所述當前電壓為單個像素單元對應的電壓,所述當前電壓包括多個且對應的像素單元均不同;
基于預先確定的當前參考電壓、預先獲取的待比較電壓和所述當前電壓的關系,獲取脈沖信號,其中,所述當前參考電壓與所述當前電壓存在對應關系;
基于所述脈沖信號,以及預先獲取的像素坐標,生成待識別圖像。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內嵌概率編碼的動態(tài)化邊緣成像方法,所述待比較電壓包括晶體管的驅動電壓和分壓電壓,所述分壓電壓為基于供電電壓與磁隧道結電壓獲取的電壓;
所述基于預先確定的當前參考電壓、預先獲取的待比較電壓和所述當前電壓的關系,獲取脈沖信號的步驟,包括:
基于所述晶體管的特性、所述當前電壓和所述驅動電壓,確定所述晶體管是否導通;
在所述晶體管導通的情況下,比較所述分壓電壓和所述當前參考電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chuàng)新研究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chuàng)新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52844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