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橋運式海上橫向補給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371256.4 | 申請日: | 2022-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5351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30 |
| 發明(設計)人: | 彭雪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彭雪明 |
| 主分類號: | B63B27/14 | 分類號: | B63B2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陳舒維;宋志強 |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西***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橋運式 海上 橫向 補給 系統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橋運式海上橫向補給系統。基于本申請,并排于海面的補給船和受給船之間可以部署剛性載重橋,相比于利用柔性的高架繩索的吊掛輸送方式,以剛性載重橋為支撐的補給通行通道可以具有更高的承載能力,因此,以剛性載重橋為支撐的補給通行通道能夠支持重量更大的單次輸送單位;并且,剛性載重橋可以具有伸縮自由度、以及相對于補給船甲板和受給船甲板的擺轉自由度,因此,剛性載重橋能夠自適應補給船和受給船隨海面波動的動態浮動。從而,可以在剛性載重橋上形成兩端連通補給船甲板和受給船甲板、并且適應海面補給作業環境的補給通行通道,進而有助于提升對船舶的海上補給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船舶保障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橋運式海上橫向補給系統。
背景技術
通過補給船對海面上的船舶進行耗材補給,對船舶在海面的長期作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其中,接受補給的船舶可稱為受給船。
在現有技術中,利用補給船對受給船的補給方式主要采用吊運式補給,即,在補給船和受給船并排停駐于海面的期間內,可以在補給船和受給船之間橫向搭建高架繩索,并且,通過補給物資在高架繩索的吊掛滑行,實現補給物資從補給船到受給船的輸送。
然而,由于高架繩索屬于柔性材質,其承載能力有限,因此,補給物資需要拆分為在高架繩索的承載能力范圍內的單次輸送單位逐個輸送,由此導致補給效率低。
可見,如何提升對船舶的海上補給效率,稱為現有技術中有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橋運式海上橫向補給系統,有助于提升對船舶的海上補給效率。
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一種橋運式海上橫向補給系統可以包括:
第一橋體基座,所述第一橋體基座用于固定裝設在補給船的補給船甲板;
第二橋體基座,所述第二橋體基座用于固定裝設在受給船的受給船甲板;
剛性載重橋,所述剛性載重橋用于利用第一橋端與所述第一橋體基座的裝配、以及第二橋端與所述第二橋體基座的裝配,橫跨于并排停駐于海面的所述補給船和所述受給船之間,以在所述剛性載重橋的上方形成兩端連通所述補給船甲板和所述受給船甲板的補給通行通道;
其中,所述剛性載重橋具有伸縮自由度,所述第一橋體基座為裝配的所述第一橋端提供轉擺自由度,并且,所述第二對接基座為裝配的所述第二橋端提供轉擺自由度,以使得:
在所述剛性載重橋橫跨于并排于海面的所述補給船和所述受給船之間的期間內,所述剛性載重橋的長度和位姿響應于所述補給船和所述受給船隨海面波動的動態浮動而自適應變化。
在一些示例中,可選地,所述第一橋體基座包括第一固定支座和第一隨轉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座用于固定裝設在所述補給船甲板,所述第一隨轉支架與所述第一固定支座活動配合,并且,所述剛性載重橋的所述第一橋端用于與所述第一隨轉支架固定連接,以利用所述第一隨轉支架與所述第一固定支座之間的活動配合為所述第一橋端提供轉擺自由度。
在一些示例中,可選地,所述第一隨轉支架與所述第一固定支座通過球鉸活動配合,用于為所述剛性載重橋提供相對于所述供給船甲板運動的三個角自由度。
在一些示例中,可選地,所述第二橋體基座包括第二固定支座和第二隨轉支架,所述第二固定支座用于固定裝設在所述受給船甲板,所述第二隨轉支架與所述第二固定支座活動配合,并且,所述剛性載重橋的所述第二橋端用于與所述第二隨轉支架固定連接,以利用所述第二隨轉支架與所述第二固定支座之間的活動配合為所述第二橋端提供轉擺自由度。
在一些示例中,可選地,所述第二隨轉支架與所述第二固定支座通過球鉸活動配合,用于為所述剛性載重橋提供相對于所述受給船甲板運動的三個角自由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彭雪明,未經彭雪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37125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