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SysML的智能駕駛系統建模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330200.4 | 申請日: | 2022-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8264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1 |
| 發明(設計)人: | 黃滟鴻;史建琦;肖思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豐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G06F8/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付婧 |
| 地址: | 200062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sysml 智能 駕駛 系統 建模 方法 裝置 設備 介質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基于SysML的智能駕駛系統建模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所述方法包括:對智能駕駛系統的功能需求進行分析,得到所述智能駕駛系統的運行要素;采用自然語言描述所述智能駕駛系統的運行要素;根據自然語言描述的智能駕駛系統的運行要素,以及SysML建模語言,構建所述智能駕駛系統模型。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SysML的智能駕駛系統建模方法,應用MBSE結合SysML建模語言標準進行智能駕駛系統設計,可以實現以模型驅動代替文檔設計的方法,可以對系統的架構、功能和性能描述更加清晰明了。能夠提高系統管理效率,提高模型的復用率,指導智能駕駛系統的開發工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駕駛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SysML的智能駕駛系統建模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
背景技術
汽車的發展給人們的交通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車輛感知、智能處理成為可能,智能駕駛的時代已經到來。目前智能駕駛正在快速的發展過程中。在目前的智能駕駛系統工程中,項目間相互獨立,不利于整理系統設計。因此,在現代的智能駕駛系統設計中,有必要采用系統性的建模語言來設計智能駕駛系統,以此來指導后續系統實施設計。
傳統的系統工程是基于各類文檔進行,通過使用一系列基于自然語言描述的需求文檔、設計文檔等組成系統架構。但是不同版本的、大量的文檔給項目的管理帶來了困難,且容易導致版本混亂。基于文檔的系統工程已經無法滿足要求。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SysML的智能駕駛系統建模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為了對披露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個基本的理解,下面給出了簡單的概括。該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評述,也不是要確定關鍵/重要組成元素或描繪這些實施例的保護范圍。其唯一目的是用簡單的形式呈現一些概念,以此作為后面的詳細說明的序言。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SysML的智能駕駛系統建模方法,包括:
對智能駕駛系統的功能需求進行分析,得到智能駕駛系統的運行要素;
采用自然語言描述智能駕駛系統的運行要素;
根據自然語言描述的智能駕駛系統的運行要素,以及SysML建模語言,構建智能駕駛系統模型。
在一個可選地實施例中,智能駕駛系統的運行要素包括智能駕駛系統的系統架構和系統功能。
在一個可選地實施例中,智能駕駛系統的系統架構包括感知層、決策層、執行層和人機交互層。
在一個可選地實施例中,感知層包括測距傳感器、轉速傳感器、轉向角傳感器、制動踏板傳感器;決策層用于選擇進行車輛控制的方案,執行層包括油門控制器、制動控制器、檔位控制器;人機交互層包括駕駛員交互單元、控制開關單元以及狀態顯示單元。
在一個可選地實施例中,構建好的智能駕駛系統模型的表現形式包括:需求圖、模塊定義圖、用例圖以及活動圖。
在一個可選地實施例中,根據自然語言描述的智能駕駛系統的運行要素,以及SysML建模語言,構建智能駕駛系統模型,包括:
根據自然語言描述的智能駕駛系統的運行要素,構建智能駕駛系統的需求圖;
根據智能駕駛系統的總體框架,采用SysML建模語言構建智能駕駛系統的模塊定義圖;
根據智能駕駛系統的應用場景,采用SysML建模語言構建智能駕駛系統的用例圖;
根據智能駕駛系統的運行活動,采用SysML建模語言構建智能駕駛系統的活動圖。
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SysML的智能駕駛系統建模裝置,包括:
分析模塊,用于對智能駕駛系統的功能需求進行分析,得到智能駕駛系統的運行要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豐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豐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33020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腔微導管
- 下一篇:兼具寬頻吸收和高承載性能的吸波體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