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貨物姿態調整輸送線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318104.8 | 申請日: | 2022-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4324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6 |
| 發明(設計)人: | 程光遠;黎國東;熊永躍;秦孝霖;潘安奇;劉洪;葉陽;李立群;王飛;王家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長江銅陵車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248 | 分類號: | B65G47/248;B65G61/00;B65G47/91;B65G57/08;B65G67/04 |
| 代理公司: | 銅陵市天成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李坤 |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貨物 姿態 調整 輸送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貨物姿態調整輸送線,包括編組區以及斜坡接料區,所述斜坡接料區位于編組區側上方預定位置,所述斜坡接料區與編組區之間設置有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包括第一減速斜坡以及第二減速斜坡,所述第一減速斜坡與第二減速斜坡之間連接有緩沖調整區,所述緩沖調整區包括緩沖調整架,所述緩沖調整架內壁轉動連接有若干個調整動力輥,所述緩沖調整架側壁安裝有用于驅動調整動力輥轉動的第一電控裝置,所述緩沖調整架上端表面轉動連接有兩組豎直設置的姿態限位組件。該發明解決了如何對運輸過程中的貨物姿態以及速度進行調整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貨物輸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貨物姿態調整輸送線。
背景技術
貨物在運輸的過程當中通常采用集裝化的碼放方式,現有的集裝華的貨物大多采用人工或者半自動的方式進行裝貨,人工搬運效力較低,難以滿足新時代貨物運輸的需求。
為了解決集裝化貨物運輸的問題,我司研發了一種集裝箱裝載車輸送系統(CN115027895A),其內通過設置阻尼輥減速斜坡、皮帶機、十字換向機構等組件,能夠將貨物進行傳輸并且整齊的碼放以實現搬運;在上述技術方案當中,阻尼輥減速斜坡為連續傾斜設置的,但是受限于設備的體積,其傾斜較大較大,貨物在上方傳輸時速度較快,姿態難以進行調整,難以滿足末端貨物編組的需求,并且對于質量較大的貨物,其傳輸速度較快,姿態傾斜的貨物在其上方傳動會導致貨物傳輸效果較差,貨物容易朝著一側移動,與邊緣部分碰撞導致貨物內部發生損壞,影響貨物搬運的數量;因此,貨物在輸送的過程當中如何控制其速度以及姿態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貨物姿態調整輸送線,該發明解決了如何對運輸過程中的貨物姿態以及速度進行調整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貨物姿態調整輸送線,包括編組區以及斜坡接料區,所述斜坡接料區位于編組區側上方預定位置,所述斜坡接料區與編組區之間設置有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包括第一減速斜坡以及第二減速斜坡,所述第一減速斜坡與第二減速斜坡之間連接有緩沖調整區,所述緩沖調整區包括緩沖調整架,所述緩沖調整架內壁轉動連接有若干個調整動力輥,所述緩沖調整架側壁安裝有用于驅動調整動力輥轉動的第一電控裝置,所述緩沖調整架上端表面轉動連接有兩組豎直設置的姿態限位組件,所述姿態限位組件包括兩個第一姿態限位輥以及兩個第二姿態限位輥,所述緩沖調整架內壁設置有第一姿態調整裝置用以控制兩個第一姿態限位輥之間的間距,所述緩沖調整架內設置有第二姿態調整裝置用以控制兩個第二姿態限位輥之間的間距,所述緩沖調整架內壁轉動連接有姿態控制輥,所述緩沖調整架側壁安裝有第二電控裝置用以控制姿態控制輥的轉動。
優選地,所述姿態控制輥為兩組,兩組所述姿態控制輥之間具有預定間距,且,兩組姿態控制輥位于靠近第一姿態限位輥一側,所述姿態控制輥表面固定連接有蛇形的姿態控制帶,所述姿態控制帶朝著兩側方向延伸。
優選地,所述第一姿態調整裝置包括姿態調整筒,所述姿態調整筒內壁滑動連接有兩個姿態調整活塞,所述姿態調整活塞側壁固定連接有姿態調整桿,所述姿態調整桿末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姿態調整滑塊,所述第一姿態限位輥安裝于對應的第一姿態調整滑塊上端,所述姿態調整活塞與姿態調整筒內壁之間連接有第一彈性元件,兩個所述姿態調整活塞之間形成姿態調整腔室,所述姿態調整腔室通過連接管道外接氣壓控制設備。
優選地,所述第一減速斜坡與斜坡接料區連接區域的內側轉動連接有輔助調整滾筒,所述斜坡接料區內側安裝有第三電控裝置用以控制輔助調整滾筒轉動。
優選地,所述斜坡接料區側壁安裝有二位三通控制閥門,所述二位三通控制閥門串接于氣壓控制設備以及連接管道之間,所述輔助調整滾筒一側安裝有閥芯控制裝置,其中通過閥芯控制裝置控制二位三通控制閥門的工作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長江銅陵車輛有限公司,未經中車長江銅陵車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31810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