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手機信令數據的出行者活動—出行鏈重構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301670.8 | 申請日: | 2022-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6435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24 |
| 發明(設計)人: | 付曉;陳梓丹;張毅;劉志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4/02 | 分類號: | H04W4/02;H04W4/029;H04W4/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羅運紅 |
| 地址: | 210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手機 數據 行者 活動 出行 鏈重構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手機信令數據的出行者活動—出行鏈重構方法,包括如下步驟:輸入原始手機信令數據并對手機信令數據進行數據預處理;預處理后的手機信令數據應用改進的ST?DBSCAN密度聚類算法判斷潛在駐點及位移點,獲取潛在駐點序列及潛在位移點序列;利用基于動態閾值的OD識別算法進行出行OD識別,提取O點位置及停留起止時間、D點位置及停留起止時間和出行時長出行信息;根據出行O點及D點的停留信息提取活動時長、活動位置、活動起始時間、活動結束時間活動信息;根據用戶多日軌跡中有效駐點信息進行居住地及工作地識別;根據用戶駐點位置距居住地和工作地的距離推斷用戶的活動類型;根據識別出行信息及活動信息,按序生成出行者活動—出行鏈。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交通大數據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手機信令數據的出行者活動—出行鏈重構方法。
背景技術
手機信令數據是一種新型大數據源,相較于傳統數據,手機信令數據具有用戶覆蓋率高、實時性、完整性、出行時空全覆蓋性等優勢,有助于全面挖掘城市用戶的出行及活動特性。目前,針對手機信令數據處理及分析的技術尚不完善。手機信令數據體量大,且存在乒乓數據、漂移數據等問題,現有手機信令數據的處理方式往往忽略這一問題,導致對用戶的出行及活動信息識別準確度較低,與用戶實際出行情況不相符。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手機信令數據的出行者活動—出行鏈重構方法,其能利用手機信令數據識別出行及活動信息,從而重構出行者一天內的活動—出行鏈,為城市交通系統管理及規劃提供數據支撐與決策支持。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手機信令數據的出行者活動—出行鏈重構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輸入原始手機信令數據并對原始手機信令數據進行數據預處理,該預處理包括數據清洗、乒乓數據處理以及漂移數據處理;
(2)基于預處理后的手機信令數據,應用ST-DBSCAN密度聚類算法判斷潛在駐點及位移點,獲取潛在駐點序列及潛在位移點序列;
(3)基于步驟(2)獲取的潛在駐點序列,基于動態閾值的OD識別算法,根據出行者的基站駐留時長、基站間行程時長、基站間行程距離分別設定動態閾值進行出行OD識別并提取出行者的出行信息;
(4)通過識別出行O點及D點的停留信息提取活動時長、活動位置、活動起始時間的活動信息,活動時長通過O點或D點停留結束時間與停留起始時間作差得到,活動位置對應O點及D點位置,活動起始時間對應O點或D點停留起始時間;
(5)根據用戶多日軌跡中有效駐點信息進行居住地及工作地識別;
(6)根據用戶停留點位置距居住地和工作地的距離推斷用戶的活動類型;
(7)根據識別的出行信息及活動信息,按序重構生成出行者活動—出行鏈。
優選的,步驟(1)的具體方法如下:
(11)提取原始手機信令數據后,對原始數據進行數據清洗,數據清洗指對原始數據中存在的缺失、錯誤數據進行修正處理;
(12)輸入數據清洗后的手機信令數據,首先合并相鄰重復基站,若數據中上下兩條相鄰的手機信令數據所記錄的基站相同,則對相鄰兩條記錄進行合并,合并后該條數據記錄的基站停留起始時間為合并前上一條數據的基站停留起始時間,合并后該條數據記錄的基站停留結束時間為合并前下一條數據的基站停留結束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30167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