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副干酪乳桿菌MyCOIn-22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98273.5 | 申請日: | 2022-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0642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5 |
| 發明(設計)人: | 邢福國;王剛;李玉潔;楊博磊;邰博文;馬俊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23B7/155;A23B7/154;C12R1/2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黃爽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干酪 桿菌 mycoin 22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副干酪乳桿菌MyCOIn?22及其應用。本發明將保藏編號為CGMCC?No.25115的副干酪乳桿菌MyCOIn?22用于復合保鮮劑的制備,所述復合保鮮劑中山梨酸濃度為5~15g/L。本發明的新型復合保鮮劑不僅為葡萄在貯藏期間減少微生物侵害和損失提供了新手段,更為今后的葡萄保鮮防腐乃至果蔬保鮮方面提供了新選擇,該復合保鮮劑在延長葡萄貨架期,保持葡萄營養價值方面存在巨大潛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防腐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副干酪乳桿菌MyCOIn-22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葡萄種植面積占世界水果種植面積的10%以上,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種植面積,同時也是世界上種植歷史時間最久、分布范圍最廣的水果種類之一。葡萄不僅食用口感新鮮美味,而且營養價值豐富。葡萄主要成分以水分為主,含有糖類、有機酸、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另外葡萄中酚類、黃酮類化合物和果皮、果肉和種子提取物中的花青素可以抗癌,所以葡萄極具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葡萄皮薄多汁,水分含量高,容易受到微生物作用而發霉變質,風味變化,采摘后品質不斷惡化,在貯藏過程中,葡萄易發生硬度下降、漿果掉落、變色、干燥、褐變和莖腐等現象。因此實現對葡萄的長時間貯藏保鮮,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成為亟需解決的技術難題。
目前對于果蔬類農產品的保鮮主要通過添加化學防腐劑,如山梨酸、苯甲酸等弱酸性防腐劑,雖然這些防腐劑對葡萄表面的細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是由于葡萄表面滋生的微生物不只有細菌,還有耐酸性的曲霉,如黑曲霉,赭曲霉等,山梨酸、苯甲酸等弱酸針對這類曲霉的抑制效果有限,因此擴大防腐保鮮劑的抑菌范圍,開發一種保鮮抗菌效果好的新型復合保鮮劑非常必要。
副干酪乳桿菌可以產生的乳酸、乙酸等代謝產物,它們降低了曲霉生長環境的pH。在低pH值下,有機酸可以通過曲菌的細胞膜并在其細胞質中積累,對曲霉菌的菌絲和分生孢子生長的產生抑制。副干酪乳桿菌可以分泌過氧化氫,其抗菌活性可能是由于巰基氧化導致曲菌中相關酶的變性,從而影響菌絲和分生孢子的生長。此外,副干酪乳桿菌分泌的抗真菌物質脂肪酸和酚類化合物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長,其中羥基脂肪酸對酵母菌和霉菌具有很強的抗真菌活性。副干酪乳桿菌可以分泌細菌素,是由副干酪乳桿菌產生的一種具有抑菌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質,對食品中常見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目前有關副干酪乳桿菌在葡萄保鮮中的研究較少,而被作為復合保鮮劑的一種成分用于葡萄保鮮的報道更少。目前用于葡萄保鮮劑的主要有利用海藻酸鈉作為保鮮成分的包裹材料,進行涂膜處理(如CN108902294A),該保鮮劑中所含成分較多,且難獲得,工業化成本較高。CN109329405A中使用果糖50-100份用于葡萄保鮮劑的制備,這種方式含糖過多,使用成本增加,耗能過多,過高生產成本的嚴重影響葡萄保鮮劑的產業化生產。CN108835237A葡萄保鮮劑營養成分的制備方法中所用原料復雜,步驟繁瑣,發酵時間周期較長,產量低,不利于產業化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副干酪乳桿菌MyCOIn-22及其應用。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葡萄復合保鮮劑。
為了實現本發明目的,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株從酸奶中分離出的副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MyCOIn-22,乳酸菌屬(Lactobacillus),為兼性厭氧菌、不運動、無鞭毛、無芽孢的桿菌,革蘭氏陽性菌,一般寬度均小于1.5μm。在MRS固體培養基中呈白色,圓形,表面光滑濕潤,邊緣整齊、凸起的菌落,最適生長溫度為37℃。
用于培養菌株MyCOIn-22的培養基成分為:蛋白胨10g,牛肉膏10g,酵母浸粉2g,K2HPO4?2g,葡萄糖20g,檸檬酸二銨2g,無水乙酸5g,MgSO4·7H2O?0.58g,MnSO4·H2O?0.25g,瓊脂1.5-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9827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