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生物的檢測裝置和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92936.2 | 申請日: | 2022-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5727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6 |
| 發明(設計)人: | 關燁鋒;彭潔;黃旭光;廖麗敏;顏宇東;劉華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順德工業設計研究院(廣東順德創新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2Q1/686 | 分類號: | C12Q1/686;C12M1/34;C12M1/36;C12M1/00;B01L3/00;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張靈莉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生物 檢測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生物的檢測裝置和檢測方法。該微生物的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待測樣本采用液滴生成技術形成多個液滴,每個液滴中包裹有包含PCR反應劑和至多一個微生物的反應液;PCR反應試劑包括用于擴增目標微生物的基因片段的引物和與引物對應的檢測探針,檢測探針上連接有信號物質;及將各個液滴中的反應液進行裂解反應和PCR反應后,檢測反應結束后的液滴中信號物質的信號強度,并根據信號強度確定含有目標微生物的液滴數量以確定待測樣本中的目標微生物的數量。上述的檢測方法快速鑒定微生物的種類并精確定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檢測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微生物的檢測裝置和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微生物分類鑒別方法主要是培養法,具有包括以下三種:(1)直接顯微鏡觀察:正常情況,在一定的培養條件下(相同的培養基、溫度以及培養時間),同種微生物表現出穩定的菌落特征,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菌落特征對微生物種類進行判斷。(2)選擇培養基培養微生物或人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長的條件。選擇培養基的作用是允許特定種類的微生物生長,同時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長。選擇培養一般是通過觀察微生物的同化作用類型或某一特征進行間接判斷,得到的微生物往往并不只有一種,但是能夠大致確定這些微生物存在的共有特征從而對其分類。(3)鑒別培養基:根據微生物的代謝特點,在培養基中加入某種指示劑或化學藥品。與選擇培養相比,鑒別培養基的鑒別結果范圍比較小,一般可直接測定某微生物的種類。
然而培養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此種方法需要在嚴格的實驗條件下進行,且需要繁雜的人力和較長的檢測時間(通常要耗時18h~24h),出結果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不利于水質檢測和臨床應用的快速簡便的要求。并且,培養法得到的檢測結果也只是一個估計數值,單位是CFU(菌落形成單位)無法實現準確的定量。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微生物的檢測方法,該方法能夠鑒定微生物的種類并能改善傳統培養法耗時和無法定量的問題。
一種微生物的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待測樣本采用液滴生成技術形成多個液滴,每個所述液滴中包裹有包含PCR反應劑和至多一個微生物的反應液;所述PCR反應試劑包括用于擴增目標微生物的基因片段的引物和與所述引物對應的檢測探針,所述檢測探針上連接有信號物質;及
將各個所述液滴中的反應液進行裂解反應和PCR反應后,檢測反應結束后的液滴中信號物質的信號強度,并根據所述信號強度確定含有目標微生物的液滴數量以確定待測樣本中的目標微生物的數量。
上述的微生物的檢測方法是一種基于液滴微流控和數字PCR技術的檢測方法,該方法以液滴作為微反應室,對單個微生物細胞進行直接裂解、數字PCR擴增和檢測,可以實現對不同的微生物、同種微生物不同基因型的檢測,以及對待測微生物個數的精準定量,從而達到快速實現精確定量和分類鑒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信號物質包括熒光基團,所述熒光基團包括FAM、HEX、VIC、CY5、ROX、TexsaRed、JOE及Quasar705中的一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PCR反應試劑包括用于擴增目標微生物的不同基因片段的引物和對應的檢測探針。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不同基因片段的檢測探針上連接的信號物質相同,且不同的基因片段的檢測探針的濃度不同;
或者不同基因片段的檢測探針上連接的信號物質不同。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PCR反應試劑還包括緩沖劑、擴增酶和dNTP。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液滴的平均直徑為100μm~120μm。
一種微生物的檢測裝置,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順德工業設計研究院(廣東順德創新設計研究院),未經廣東順德工業設計研究院(廣東順德創新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9293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