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車體構造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211082130.5 | 申請日: | 2022-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8918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若林充;宮本康史;元木正紀;辰田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19/02 | 分類號: | B60R19/02;B60R19/34;B60R21/34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樸勇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體 構造 | ||
一種車體構造,抑制輕碰撞時的車頭蓋的損傷。車體構造(A)具備在作用有第1規(guī)定載荷的情況下壓縮變形的后部潰縮盒(53c)、以及在作用有比第1規(guī)定載荷小的第2規(guī)定載荷的情況下壓縮變形的前部潰縮盒(53d)。車頭蓋(BF)的前部位于比后部潰縮盒(53c)的前部靠車輛后方的位置。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一種汽車上所設置的車體構造。
背景技術
例如像專利文獻1中所公開的那樣,在汽車的車體前部設有在車寬方向兩側在車輛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對前側架。在專利文獻1中,在前側架的下側連結有副架。副架具有在左側和右側分別構成為大致平行四邊形狀的閉環(huán)構造部。即,左側的閉環(huán)構造部具備在車寬方向上延伸的前方構件、從前方構件的兩端部朝向車輛后方向車寬方向內方傾斜的內方構件及外方構件、以及從內方構件的后部延伸至外方構件的后部的后方構件,此外右側的閉環(huán)構造部也同樣具備前方構件、內方構件及外方構件、以及后方構件。
此外,在汽車的前側能夠開閉地設有車頭蓋。該車頭蓋的車輛前部位于前保險杠的上部及其附近的情況多。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106808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在此,設想汽車例如碰撞到障礙物的情況。根據(jù)碰撞的程度,有被分類為專利文獻1的閉環(huán)構造部的只有車輛前側部分變形的程度的輕碰撞的情況。為了在該輕碰撞時不給車體的骨架部分(例如前側架等)帶來損傷,存在采用在該前保險杠的內方配設保險杠加強件,用在車輛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潰縮盒支撐保險杠加強件,僅使?jié)⒖s盒壓縮變形來吸收輕碰撞時的撞擊載荷的構造的情況。
然而,若在輕碰撞時潰縮盒壓縮變形,則碰撞到汽車的車輛前表面的障礙物相對地向車輛后方移動,存在該障礙物碰到車頭蓋的車輛前部的情況。車頭蓋與前側架等相比,強度大幅降低,因此在障礙物從車輛前方碰撞時容易變形。若車頭蓋變形,則必須進行板金修理或用新品更換,無論是修理還是更換,都存在修理費昂貴的問題。
本申請是鑒于以上情況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抑制輕碰撞時的車頭蓋的損傷。
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
為了實現(xiàn)前述目的,本公開的第1側面的前提是,一種汽車的車體構造,在車輛前側具備車頭蓋。車體構造具備:左右一對后部潰縮盒,被安裝在車體側構件,從該車體側構件向車輛前方延伸,在所述汽車發(fā)生碰撞時在第1規(guī)定載荷作用之前保持初始的形狀,在作用有第1規(guī)定載荷的情況下壓縮變形;以及左右一對前部潰縮盒,從所述后部潰縮盒的前部向車輛前方延伸,在所述汽車發(fā)生碰撞時在作用有比所述第1規(guī)定載荷小的第2規(guī)定載荷的情況下壓縮變形。所述車頭蓋的前部位于比所述后部潰縮盒的前部靠車輛后方的位置。
根據(jù)該構成,在汽車碰撞時撞擊載荷作用于前部潰縮盒及后部潰縮盒。此時,在比第2規(guī)定載荷大且比第1規(guī)定載荷小的撞擊載荷作用的輕碰撞的情況下,前部潰縮盒壓縮變形,而后部潰縮盒在前部潰縮盒的車輛后方幾乎不變形,維持原來的形狀,后部潰縮盒的前部為位于比車頭蓋的前部靠前的位置的狀態(tài)。因此,即使障礙物相對地向車輛后方移動,也不會碰到車頭蓋的前部,因此能夠抑制障礙物的碰撞引起車頭蓋損傷。另外,在撞擊載荷超過第1規(guī)定載荷的碰撞時,后部潰縮盒也變形,從而能夠吸收撞擊載荷。
本公開的第2側面的車體側構件是支撐前懸架裝置的懸架支撐構件,在所述懸架支撐構件的前部,安裝有所述后部潰縮盒的后部。
根據(jù)該構成,懸架支撐構件是支撐前懸架裝置的構件,因此是高剛性的構件。通過在該高剛性的懸架支撐構件上安裝后部潰縮盒,在輕碰撞時能夠抑制后部潰縮盒的后退,能夠避免障礙物碰到車頭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未經(jīng)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8213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發(fā)光裝置及制造發(fā)光裝置的方法
- 下一篇:車體構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