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體損傷仿生機器人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81662.7 | 申請日: | 2022-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5238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7 |
| 發明(設計)人: | 漆奇;曹宏;曾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渝微電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42B35/00 | 分類號: | F42B35/00;G01L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1331 重慶市沙坪壩區***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體 損傷 仿生 機器人 | ||
本發明涉及爆炸測損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人體損傷仿生機器人,所述機器人的內部設有骨架,所述骨架外設有金屬網,所述金屬網連接在骨架之間,所述骨架外側設有仿制肌肉,所述仿制肌肉外設有硅膠皮膚,所述機器人的內部設有傳感器。本發明通過模擬真人的機器人來代替其他的設備完成武器測傷檢測,解決了在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并且本發明的機器人在測傷結構上無限仿制真人,所得出的數據結果真實,并且水凝膠的仿制肌肉使得機器人在測試槍支的傷害時極大的模擬真人肌肉和血管,并且機器人在經過維修可以進行第二次檢測,極大的節約了投入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爆炸測損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人體損傷仿生機器人。
背景技術
爆炸,在極短時間內,釋放出大量能量,產生高溫,并放出大量氣體,在周圍介質中造成高壓的化學反應或狀態變化,同時破壞性極強;
在槍支、導彈、炸彈等爆炸類武器研制時需要經過嚴格的測試,在以往的測試中常采用的方法為:計算機仿真,建模人體的結構和強度進行模擬;通過猴、豬等生物進行試驗,但是這些生物在現今已經難以滿足人體的結構;利用尸體試驗,但是由于道德和法律原因現在已經無法執行了;在現在也有通過機器人代替動物進行爆炸測試,其中材質方面有監護室機器人和塑料機器人,金屬機器人在的皮膚、肌肉和內臟的強度與真人的結構強度完全不一樣,所以,金屬機器人的測試結果與真實的爆炸威力結果存在較大差異,而塑料機器人則會因為材質的強度和韌性不夠、會在爆炸中撕裂而導致無法記錄爆炸的數據記錄。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人體損傷仿生機器人,以解決人坐于車內所受到的爆炸沖擊力以及傷害檢測。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人體損傷仿生機器人,包括頭、軀干、手臂和腿,所述軀干下側設有臀部結構,所述臀部結構呈90°,臀部結構的上下兩端分別與軀干和腿連接,所述機器人的內部設有骨架,所述骨架外設有金屬網,所述金屬網連接在骨架之間,所述骨架外側設有仿制肌肉,所述仿制肌肉外設有硅膠皮膚,所述機器人的內部設有傳感器。
優選的,所述傳感器分別為加速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所述加速度傳感器設于仿生機器人的枕骨內,所述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相鄰,所述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分在機器人的軀干、手臂和腿部設置。
優選的,所述頭分為 內外兩層,所述內層為中空結構,所述在枕骨下設有位置相同的穿孔,所述內層的枕骨下底面設有內凹槽,所述內凹槽內設有活動座,所述活動座與軀干連接。
優選的,所述軀干的后側設有脊椎支架,所述脊椎支架與軀干骨架連接,所述脊椎支架上側與頭枕骨下底面的活動座連接,所述軀干內設有填充物。
優選的,所述手臂和腿均是由骨架和塑料外殼組成,所述手臂和腿均分為三個關節,所述關節之間通過螺栓連接。
優選的,所述仿制肌肉的材料為水凝膠。
優選的,所述骨架由羥基磷灰石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結合制成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通過模擬真人的機器人來代替其他的設備完成武器測傷檢測,解決了在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并且本發明的機器人在測傷結構上無限仿制真人,所得出的數據結果真實,并且水凝膠的仿制肌肉使得機器人在測試槍支的傷害時極大的模擬真人肌肉和血管,并且機器人在經過維修可以進行第二次檢測,極大的節約了投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人體損傷仿生機器人實施例的側視結構簡圖;
圖2為本發明人體損傷仿生機器人實施例中頭的結構簡示圖(狀態一);
圖3為本發明人體損傷仿生機器人實施例中頭的側仰視圖;
圖4為本發明人體損傷仿生機器人實施例中頭的結構簡示圖(狀態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渝微電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渝微電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8166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