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混動車型懸置結構的設計方法、終端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059317.3 | 申請日: | 2022-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203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1 |
| 發明(設計)人: | 蘇鵬;李鋒;袁亮;崔有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00 | 分類號: | B60K1/00;B60K5/12;B60K17/06 |
| 代理公司: | 長春吉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牟風平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春***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車型 懸置 結構 設計 方法 終端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混動車型懸置結構的設計方法、終端及存儲介質,屬于汽車結構技術領域,包括:獲取解耦率目標、俯仰角與其它模態頻率間隔以及四個懸置點參數;根據所述解耦率目標、俯仰角與其它模態頻率間隔以及四個懸置點參數確定每個懸置組件的參數;獲取左右懸置連線、左后懸置和右后懸置與混動箱裝置的相對位置關系確定每個懸置組件的坐標位置;根據每個懸置組件的參數和坐標位置分別混動箱裝置、車身縱梁和前副車架裝配。本專利通過四點的布置形式,可以有效的降低電機模式和發動機模式切換過程中產生較大的沖擊力,從而減小傳遞到駕駛員位置的抖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混動車型懸置結構的設計方法、終端及存儲介質,屬于汽車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銷量日益增長,出現了很多混合動力車型,既能延長續駛里程還能減少排放,成為了各主機廠未來規劃的重點車型。現有的混動車型都采用三點式的懸置布置形式,由于混合動力車型相比于傳統車型,動力總成中多了電機單元,所以整車的NVH控制更加困難,特別是發動機和電機動力傳輸模式切換的時候更容易引發車輛的不規則抖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出一種新型混動車型懸置結構的設計方法、終端及存儲介質,從而解決混合動力車型相比于傳統車型,整車的NVH控制更加困難,特別是發動機和電機動力傳輸模式切換的時候更容易引發車輛的不規則抖動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新型混動車型懸置結構,包括:混動箱裝置,所述混動箱裝置包括發動機、電驅動系統組件及連接二者的殼體;
懸置組件,所述懸置組件包括左懸置、右懸置、左后懸置及右后懸置,所述左懸置和左后懸置一端分別與電驅動系統組件連接,所述右懸置和右后懸置一端分別與發動機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電驅動系統組件包括主減速器和電機,所述左懸置和左后懸置一端分別與電機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左懸置和右懸置另一端固定在車身縱梁上,所述左后懸置和右后懸置另一端固定在前副車架上。
優選的是,還包括左后支架帶小襯套總成,所述左后支架帶小襯套總成一端固定在左后懸置上,另一端固定在主減速器上。
優選的是,還包括右后支架帶小襯套總成,所述右后支架帶小襯套總成一端固定在右后懸置,另一端固定在發動機上。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新型混動車型懸置結構的設計方法,其應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種新型混動車型懸置結構,包括:
獲取解耦率目標、俯仰角與其它模態頻率間隔以及四個懸置點參數;
根據所述解耦率目標、俯仰角與其它模態頻率間隔以及四個懸置點參數確定每個懸置組件的參數;
獲取左右懸置連線、左后懸置和右后懸置與混動箱裝置的相對位置關系確定每個懸置組件的坐標位置;
根據每個懸置組件的參數和坐標位置分別混動箱裝置、車身縱梁和前副車架裝配。
優選的是,所述四個懸置點依次包括:左懸置、右懸置、左后懸置和右后懸置。
優選的是,所述四個懸置點參數至少包括:動剛度、靜剛度、動靜比、預載和壓縮量。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終端,包括:
一個或多個處理器;
用于存儲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存儲器;
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被配置為:
執行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05931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調節式架空導線間距控制裝置
- 下一篇:一種拆裝便捷的夾持式電視機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