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半導體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56768.0 | 申請日: | 2022-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5660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維寧;蔡邦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78 | 分類號: | H01L29/78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閆華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半導體 裝置 | ||
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半導體裝置,半導體裝置具有厚度實質上一致的無晶面外延結構。半導體裝置包括鰭狀結構位于基板上。鰭狀結構包括鰭狀物底部與鰭狀物頂部。鰭狀物底部的上表面比鰭狀物頂部的下表面寬。半導體裝置還包括介電層位于鰭狀物頂部上;非晶層位于介電層上;以及外延層。外延層位于非晶層的上表面、非晶層的側壁表面、介電層、鰭狀物頂部、與鰭狀物底部的上表面之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半導體裝置,尤其涉及厚度實質上一致的無晶面源極/漏極外延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半導體技術進展,對更高的儲存能力、更快的處理系統、更高效能、與更低成本的需求也增加。為了符合這些需求,半導體產業持續縮小半導體裝置(比如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晶體管,其含有平面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晶體管與鰭狀場效晶體管)的尺寸。尺寸縮小亦增加半導體制造工藝的復雜度。
發明內容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包括鰭狀結構位于基板上。鰭狀結構包括鰭狀物底部與鰭狀物頂部,且鰭狀物底部的上表面比鰭狀物頂部的下表面寬。半導體裝置還包括介電層位于鰭狀物頂部上;非晶層位于介電層上;以及外延層,位于非晶層的上表面、非晶層的側壁表面、介電層、鰭狀物頂部、與鰭狀物底部的上表面之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包括:鰭狀結構位于基板上,以及隔離結構位于基板上并與鰭狀結構相鄰。鰭狀結構包括鰭狀物底部與鰭狀物頂部。隔離結構的上表面與鰭狀物底部的上表面共平面。半導體裝置還包括介電層位于鰭狀物頂部上;非晶層位于介電層上;以及外延層位于非晶層的上表面、非晶層的側壁表面、介電層、鰭狀物頂部、與鰭狀物底部的上表面之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的形成方法包括形成介電層于基板上;形成非晶層于介電層上;以及形成鰭狀結構于基板上。介電層與非晶層位于鰭狀結構上。方法還包括移除非晶層的一部分、介電層的一部分、與鰭狀結構的一部分,以露出鰭狀結構的底部的上表面。
附圖說明
圖1為一些實施例中,具有無晶面外延結構的半導體裝置的等角圖。
圖2至圖5為一些實施例中,具有無晶面外延結構的半導體裝置的部分剖視圖。
圖6為一些實施例中,制作具有無晶面結構的半導體裝置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7至圖12為一些實施例中,具有無晶面結構的半導體裝置于多種制作階段的剖視圖。
圖13為一些實施例中,制作具有無晶面結構的半導體裝置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圖。
圖14至圖22為一些實施例中,具有無晶面結構的另一半導體裝置于多種制作階段的剖視圖。
圖23為一些實施例中,制作具有無晶面結構的半導體裝置的又一方法的流程圖。
圖24至圖29、圖30A至圖33A、圖30B至圖33B及圖30C至圖33C為一些實施例中,具有無晶面結構的又一半導體裝置于多種制作階段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如下:
A-A,B-B,C-C:剖線
100:半導體裝置
102A,102B:鰭狀場效晶體管
104:基板
105:介電層
105t,107t,108-1h,108-2h,108B-h,108B-1h,108B-1t,108h,420t,422t,1430h:垂直尺寸
106:淺溝槽隔離區
106s,108-1ts,108A-1ts,108B-1ts:上表面
107:非晶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567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