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城市河道的多功能直立生態護岸結構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26767.1 | 申請日: | 2022-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823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付林;王圓圓;崔小新;李路華;高新潮 | 申請(專利權)人: | 水發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水發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12 | 分類號: | E02B3/12;E02D5/34;E02D5/46;A01G9/02;A01G17/00;A01G22/00;A01G22/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科知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6086 | 代理人: | 李文昊 |
| 地址: | 250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城市 河道 多功能 直立 生態 護岸 結構 施工 方法 | ||
1.一種用于城市河道的多功能直立生態護岸結構,包括直立生態護岸結構、排水廊道系統、人行濱水慢行系統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生態護岸結構包括若干個沿河道長度方向等間距設置的前排灌注樁(1)和后排灌注樁(2),所述前排灌注樁(1)和后排灌注樁(2)中間設置起到截污作用的排水廊道(7),所述排水廊道(7)上面建設寬度2~3米人行濱水慢行系統(14)及喜陰植物帶(12)和花卉景觀帶(13),所述前排灌注樁(1)和后排灌注樁(2)底端固定連接在河道兩岸底部,臨近河道側灌注樁底部設置有將若干個灌注樁相連接的地梁(19),臨近河道側灌注樁頂部設置有將若干個灌注樁(1)相連接的腰梁(5),所述前排灌注樁(1)頂端設置有將若干個將前排灌注樁(1)相連接的冠梁(21),所述腰梁(5)、冠梁(21)、地梁(19)、排水廊道(7)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腰梁(5)與冠梁(21)之間、腰梁(5)與地梁(19)之間填充有若干個生態植草袋(6),所述灌注樁(1)遠離河岸的一側設置有鋼筋網(4)且鋼筋網(4)與腰梁(5)、冠梁(21)、地梁(19)固定連接,所述生態植草袋(6)中種植耐旱耐淹耐旱植物(11)、水生植物(15),河底設置框格梁(16),相鄰所述框格梁(16)中間采用干砌大塊石(18)回填,所述干砌大塊石(18)縫隙中回填種植土并種植水生植物及水下森林(17),所述灌注樁(1)靠近河岸的一側設置有若干個旋噴樁(3),所述旋噴樁(3)依次并排設置且旋噴樁(3)的排列方向與河道的長度方向相一致;所述相鄰旋噴樁(3)外側面相接觸;所述旋噴樁(3)底端高度低于河道底端高度,所述旋噴樁(3)頂端端面與冠梁(21)下端面相接觸;河岸岸上種植灌木帶(8)、喬木帶(10),灌木帶(8)、喬木帶(10)之間設置寬度為4~12米道路(9),河岸上靠近河邊側設置景觀欄桿(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河道的多功能直立生態護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灌注樁(1)和所述后排灌注樁(2)均由若干并排布置的灌注樁組合而成,相鄰兩根灌注樁之間留有間隙,將間隙間土壤掏空回填生態植草袋(6),生態植草袋(6)層疊交錯設置且相鄰生態植草袋(6)之間通過連接板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城市河道的多功能直立生態護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樁(1)和所述后排樁(2)的底端均插入河道地下的硬土層中。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河道的多功能直立生態護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排灌注樁設置起到截污作用的排水廊道(7),排水廊道(7)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河道的多功能直立生態護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旋噴樁(3)外側面相接觸。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城市河道的多功能直立生態護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廊道(7)頂部設置人行濱水慢行系統(14),所述人行濱水慢行系統(14)包括人行道及景觀帶。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河道的多功能直立生態護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底設置框格梁(16)的橫截面積為80cm×80cm,相鄰兩根中心間距為5.0-6.0米一根。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河道的多功能直立生態護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噴樁(3)底端高度低于河道底端高度。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城市河道的多功能直立生態護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態植草袋(6)內裝填有中粗砂、黏土,所述生態植草袋(6)內種植有植被,植被為狗牙根、高陽毛、麥冬、蘆葦中的一種或多種。
10.一種用于城市河道的多功能直立生態護岸結構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根據河道兩側的地質條件,確定前排灌注樁(1)和后排前排灌(1)的灌注樁的樁長、樁徑、樁間距、前排樁(1)和后排樁(1)之間的間距,對灌注樁、腰梁(5)、冠梁(21)、地梁(19)、排水廊道(6)節面尺寸以及樁位進行確認和標記;
S2、根據施工要求,在平整場地后,在樁位上按照設定高度,采用鉆孔灌注樁的方式完成所有灌注樁,灌注樁的樁頂均預留有錨固鋼筋,且前排灌注樁(1)樁頂的高度高于后排前排灌(2)的樁頂高度;
S3、根據河道兩側的排水情況,確定排水廊道(6)的尺寸、高程,對排水廊道(6)的節面尺寸以及樁位進行確認和標記;采用現澆法完成排水廊道(6);
S4、選擇滿足要求的種植土,根據河道水流流速、耐旱、耐淹等合理選擇排水廊道(6)上面景觀帶植物類型;
S5、在灌注樁的樁頂以及臨近河底澆筑一體成型的冠梁(21)、腰梁(5)和地梁(19),預留或預埋安裝不銹鋼鋼筋網的孔位;
S6、選擇滿足要求的生態袋,袋子中裝填砂土,配合比為粗砂:粘土=1:9,摻和有機肥料,根據河道水流流速、水深等合理選擇植物類型;
S7、挖除相鄰樁間及上下兩冠梁(21)間現狀土體,回填裝好的生態袋;塊石回填腰梁(5)臨河側開挖基坑;
S8、根據河道水流流速、水深,及植草袋所填材料的特性,合理選擇不銹鋼鋼筋網的材料、直徑、編制方式等;安裝不銹鋼鋼筋網;
S9、根據河道水流流速,合理選擇河底水生植物類型及合理選擇干砌塊石的大小;
S10、生態邊坡植物成活養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水發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水發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水發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水發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2676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茶葉采摘機械手及其茶葉采摘機器人
- 下一篇:紡織品中鑭元素定量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