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立發動機內機匣鑄件機加基準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02431.1 | 申請日: | 2022-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384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5 |
| 發明(設計)人: | 沈錫鋼;王剛;李雨軒;朱崇偉;崔岳峰;司艷麗;薛志博;朱旭暉;滕佰秋;李鵬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發沈陽發動機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3C3/00 | 分類號: | B23C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劉傳準 |
| 地址: | 110015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立 發動機 內機匣 鑄件 基準 方法 | ||
本申請屬于金屬鑄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立發動機內機匣鑄件機加基準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S1、在發動機內機匣鑄件的外表面增加兩個輔助凸臺,兩個輔助凸臺在發動機內機匣鑄件外表面沿周向間隔180°;步驟S2、在每個所述輔助凸臺上各自加工一個輔助基準孔,并對所述輔助凸臺端面進行加工見光;步驟S3、對發動機內機匣鑄件進行三維掃描,依據掃描數據找到最佳擬合狀態,確定各輔助基準孔在三個方向的偏差值;步驟S4、通過銑床探頭捕捉發動機內機匣鑄件點位時,基于所述偏差值對鑄件進行調整。本申請受三維掃描數據偏差的影響小,過程受控,精度較高。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金屬鑄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立發動機內機匣鑄件機加基準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制造水平的提高,航天飛機發動機對鑄件的要求也愈加嚴格,內機匣是飛機發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鑄件整體由內環、分流環以及12個支板組成,支板間均勻分布數百處裝配凸臺、窗口等特征,常規采用劃線加工法建立鑄件機加基準。
劃線加工方法周期長、誤差大,加工基準后實物特征一致性較差,已不能滿足鑄件粗加工需求。如何準確高效的建立鑄件機加基準,保證鑄件加工后各特征狀態滿足技術要求,減小各階段的誤差累計,是目前內機匣鑄件生產中重點關注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建立發動機內機匣鑄件機加基準的方法,依據三維掃描數據建立鑄件基準,解決了傳統劃線加工周期長且精度低的技術問題。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建立發動機內機匣鑄件機加基準的方法,主要包括:
步驟S1、在發動機內機匣鑄件的外表面增加兩個輔助凸臺,兩個輔助凸臺在發動機內機匣鑄件外表面沿周向間隔180°;
步驟S2、在每個所述輔助凸臺上各自加工一個輔助基準孔,并對所述輔助凸臺端面進行加工見光;
步驟S3、對發動機內機匣鑄件進行三維掃描,依據掃描數據找到最佳擬合狀態,確定各輔助基準孔在三個方向的偏差值;
步驟S4、通過銑床探頭捕捉發動機內機匣鑄件點位時,基于所述偏差值對鑄件進行調整。
優選的是,步驟S1中,兩個輔助凸臺位于沿發動機內機匣鑄件軸向方向的同一截面內。
優選的是,步驟S2中,通過機加方式在輔助凸臺上加工輔助基準孔。
優選的是,步驟S3中,通過激光掃描儀對發動機內機匣鑄件進行三維掃描。
優選的是,步驟S2中,所述輔助凸臺上貼有反光定位點。
本申請的關鍵點在于:
在鑄件對應位置增加兩處輔助凸臺,以機加的方式在每個輔助凸臺上分別加工出一個輔助基準孔,并對凸臺端面進行加工見光;
結合鑄件三維掃描后最佳的擬合數據,獲得各輔助基準孔在3個方向的偏差值,通過偏差差值找正鑄件。
本申請利用激光掃描儀對鑄件進行三維掃描,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后,依據最佳掃描數據建立鑄件基準。加工形成的輔助基準孔形狀規則、表面光潔度高,其在各方向的偏差值清晰明了。銑床探頭捕捉的點位與三維掃描數據中的點位偏差小,且在進行鑄件調整時,各方向使用數據為偏差差值,其受三維掃描數據偏差的影響小,過程受控,精度較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申請建立發動機內機匣鑄件機加基準的方法的一優選實施例的輔助基準孔示意圖。
其中,1-輔助凸臺,2-輔助基準孔。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發沈陽發動機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發沈陽發動機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0243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