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卒中后患者抑郁風險的預測方法、裝置、介質及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901279.5 | 申請日: | 2022-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483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04 |
| 發明(設計)人: | 朱遂強;朱舟;利國;潘晨盛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
| 主分類號: | G16H50/30 | 分類號: | G16H50/30;G16H50/70;G16H10/60;G06N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達德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甄偉軍 |
| 地址: | 43003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卒中后 患者 抑郁 風險 預測 方法 裝置 介質 電子設備 | ||
本申請涉及一種卒中后患者抑郁風險的預測方法、裝置、介質及電子設備。所述方法包括:獲取卒中后患者的腦部圖像和抑郁功能網絡標準圖譜,抑郁功能網絡標準圖譜用于表征與卒中后抑郁相關的腦功能網絡;根據腦部圖像和抑郁功能網絡標準圖譜,計算卒中后患者的網絡損傷分數;獲取抑郁結構失連接圖譜,抑郁結構失連接圖譜用于表征與卒中后抑郁相關的腦部失連接分布情況;根據腦部圖像和抑郁結構失連接圖譜,計算卒中后患者的結構失連接分數;將網絡損傷分數、結構失連接分數以及卒中后患者的臨床信息數據輸入至預測模型,通過預測模型確定卒中患者發病數月后的抑郁風險。本申請可以根據卒中病灶對腦內負責情緒調控的腦網絡的直接沖擊對抑郁風險進行預測。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醫療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卒中后患者抑郁風險的預測方法、裝置、介質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卒中后抑郁(PSD)發病率高,而臨床識別率低,往往不能得到臨床醫生和病人的重視,嚴重影響患者預后。現有預測方法片面關注臨床因素和社會心理因素對情緒的影響,而忽視在神經生物學層面卒中病灶對腦內負責情緒調控的腦網絡的直接沖擊。
基于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一種卒中后患者抑郁風險的預測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據卒中病灶對腦內負責情緒調控的腦網絡的直接沖擊對抑郁風險進行預測。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卒中后患者抑郁風險的預測方法、裝置、計算機程序產品或計算機程序、計算機可讀介質及電子設備,進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據卒中病灶對腦內負責情緒調控的腦網絡的直接沖擊對抑郁風險進行預測。
本申請的其他特性和優點將通過下面的詳細描述變得顯然,或部分地通過本申請的實踐而習得。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卒中后患者抑郁風險的預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獲取卒中后患者的腦部圖像和抑郁功能網絡標準圖譜,所述抑郁功能網絡標準圖譜用于表征與卒中后抑郁相關的腦功能網絡;根據所述腦部圖像和所述抑郁功能網絡標準圖譜,計算所述卒中后患者的網絡損傷分數;獲取抑郁結構失連接圖譜,所述抑郁結構失連接圖譜用于表征與卒中后抑郁相關的腦部失連接分布情況;根據所述腦部圖像和所述抑郁結構失連接圖譜,計算所述卒中后患者的結構失連接分數;將所述網絡損傷分數、所述結構失連接分數以及所述卒中后患者的臨床信息數據輸入至預測模型,通過所述預測模型確定所述卒中后患者的抑郁風險。
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獲取卒中后患者的腦部圖像,包括:獲取卒中后患者的初始腦部圖像,標識所述初始腦部圖像中的卒中病灶區域,將所述初始腦部圖像轉化為標準腦部圖像格式,生成所述卒中后患者的腦部圖像。
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根據所述腦部圖像和所述抑郁功能網絡標準圖譜,計算所述卒中后患者的網絡損傷分數,包括:根據所述腦部圖像的卒中病灶區域和所述抑郁功能網絡標準圖譜的重疊程度,計算所述卒中后患者的網絡損傷分數。
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根據所述腦部圖像和所述抑郁結構失連接圖譜,計算所述卒中后患者的結構失連接分數,包括:根據所述腦部圖像的卒中病灶區域,確定病灶所致的腦部結構失連接范圍;根據所述部結構失連接范圍和所述抑郁結構失連接圖譜的重疊程度,計算所述卒中后患者的結構失連接分數。
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在將所述網絡損傷分數、所述結構失連接分數以及所述卒中后患者的臨床信息數據輸入至預測模型,所述方法還包括:構建初始預測模型;獲取模型訓練樣本集合,所述模型訓練樣本集合包括至少一名卒中后患者的網絡損傷分數、結構失連接分數、臨床信息數據、以及發病后的抑郁情況;基于所述模型訓練樣本,對所述初始預測模型進行基于機器學習算法的模型訓練,得到預測模型。
在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中,在將所述網絡損傷分數、所述結構失連接分數以及所述卒中后患者的臨床信息數據輸入至預測模型,所述方法還包括:獲取所述卒中后患者年齡、性別、卒中后殘疾程度、以及認知程度,作為所述卒中后患者的臨床信息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未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9012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