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白度模型的粳稻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721972.4 | 申請日: | 2022-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693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0 |
| 發明(設計)人: | 段曉亮;邢曉婷;孫輝;商博;洪宇;楊維巧;張東;劉建壘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2B3/00 | 分類號: | B02B3/00;B02B7/00;G01N3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張雪梅 |
| 地址: | 10003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模型 粳稻 加工 方法 | ||
1.一種基于白度模型的粳稻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粳稻加工過程中粳稻白度值與糙出白率的關系曲線;
基于所述關系曲線和選定的糙出白率,確定該選定的糙出白率對應的粳稻白度值;
在加工過程中,通過檢測被加工粳稻的白度值控制粳稻的糙出白率進行加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粳稻白度值計算不同粳稻加工過程中的白度增加值;
根據對粳稻樣品的加工實驗,確定加工粳稻的糙出白率范圍;
將所述不同粳稻加工過程中的白度增加值與所述糙出白率范圍進行線性擬合,建立白度增加值與糙出白率的對應關系;
根據所述糙出白率范圍及所述對應關系,確定加工粳稻的白度增加值范圍;
在待加工粳稻進行加工的過程中,監測所述待加工粳稻的白度增加值,以根據所述待加工粳稻的白度增加值及所述白度增加值范圍控制加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
對于不同類型的粳稻,分別根據每一類型的不同品種得到該類型對應的糙出白率范圍和白度增加值與糙出白率的對應關系;
確定每一類型的白度增加值范圍,在加工過程中,根據監測的待加工粳稻的白度增加值和對應待加工粳稻的白度增加值范圍控制加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實驗包括:
選取不同類型粳稻樣品;
分別對每種類型的粳稻樣品進行水分測定;
對粳稻樣品進行礱谷和碾米加工,得到糙出白率平均分布在預定范圍內的不同加工精度的粳米樣品;
測定每種類型的不同品種的粳米樣品的碎米含量、食味值、維生素B1含量和鐵含量;
繪制所述粳米樣品的碎米含量、食味值、維生素B1含量和鐵含量基于每組最大值占比-糙出白率同軸曲線圖;
在食味值趨勢線的峰值區域內結合維生素B1含量、鐵含量和碎米含量的組合,確定每種類型的每個品種的加工粳稻的最適糙出白率元素;
將每個類型的所有品種粳稻樣品得到的最適糙出白率元素集合作為該類型的最適糙出白率范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多因素統計分析方法在食味值趨勢線的峰值區域內將維生素B1含量、鐵含量和碎米含量進行組合。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不同類型的粳稻類型分別為長粒粳稻-白色、圓粒粳稻-白色和圓粒粳稻-黃色。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精白度計測定加工過程中的粳稻的白度值,計算白度增加值。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據所述加工粳稻的糙出白率范圍,及加工過程中的所述白度增加值與糙出白率的對應關系建立白度模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所述白度模型應用于大米自動化生產控制系統,控制器根據所述白度模型對粳稻的加工參數進行調節,對粳稻進行自動化加工。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加工到所述待加工粳稻的白度增加值處于所述白度增加值范圍時停止加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未經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2197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