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扭矩分配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和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633746.0 | 申請日: | 2022-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195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9 |
| 發明(設計)人: | 于長虹;巴特;劉元治;梁赫奇;霍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W20/10 | 分類號: | B60W20/10;B60W20/16;B60W20/17;B60W10/06;B60W1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謝湘寧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扭矩 分配 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電子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車輛扭矩分配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和電子設備。其中,該方法包括:獲取目標車輛的駕駛數據,以及目標車輛的多個總成的狀態數據,其中,多個總成包括:電池總成、發動機總成、電機總成;基于狀態數據確定目標車輛的發動機目標扭矩初始值;基于駕駛數據對發動機目標扭矩初始值進行修正處理,得到發動機目標扭矩最終值;計算發動機實際扭矩值和駕駛員需求扭矩值,得到電機目標扭矩值,并基于發動機目標扭矩最終值和電機目標扭矩值完成扭矩分配,其中,發動機實際扭矩值基于發動機目標扭矩最終值確定得到。本發明解決了現有的扭矩分配方法沒有同時考慮經濟性與駕駛性,導致車輛實際行駛效果不理想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車輛扭矩分配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和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混合動力汽車的扭矩分配方法專利中通常都會以提高車輛的經濟性為目的,同時考慮排放、NVH(噪聲、振動、舒適性)、電量平衡等要求。
但是,現有的扭矩分配方法只考慮了各個總成的穩態效率,沒有考慮各個總成的動態效率,導致車輛實際行駛的經濟性不理想,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此外,現有的扭矩分配方法也沒有考慮駕駛性要求,特別是半踩加速踏板到全踩加速踏板加速工況的動力連續性,導致該工況下發動機先工作在經濟區域,由電機補償未被滿足的動力需求直至電機輸出當前最大扭矩,再提高發動機扭矩輸出,但發動機的扭矩響應速度遠低于電機的,導致該工況下存在前后加速感受不一致的問題。
針對上述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輛扭矩分配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和電子設備,以至少解決現有的扭矩分配方法沒有同時考慮經濟性與駕駛性,導致車輛實際行駛效果不理想的技術問題。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車輛扭矩分配方法,包括:獲取目標車輛的駕駛數據,以及上述目標車輛的多個總成的狀態數據,其中,上述多個總成包括:電池總成、發動機總成、電機總成;基于上述狀態數據確定上述目標車輛的發動機目標扭矩初始值;基于上述駕駛數據對上述發動機目標扭矩初始值進行修正處理,得到發動機目標扭矩最終值;計算發動機實際扭矩值和駕駛員需求扭矩值,得到電機目標扭矩值,并基于上述發動機目標扭矩最終值和電機目標扭矩值完成扭矩分配,其中,上述發動機實際扭矩值基于上述發動機目標扭矩最終值確定得到。
可選的,在基于上述狀態數據確定上述目標車輛的發動機目標扭矩初始值之前,上述方法還包括:基于上述狀態數據中上述發動機總成的運行狀態信息,判斷上述發動機總成是否處于運行狀態;若上述發動機總成處于未運行狀態,則確定發動機目標扭矩最終值和發動機實際扭矩值為0,將上述目標車輛的上述駕駛員需求扭矩值作為上述電機目標扭矩值;若上述發動機總成處于運行狀態,則基于上述狀態數據確定上述目標車輛的發動機目標扭矩初始值。
可選的,上述基于上述狀態數據確定上述目標車輛的發動機目標扭矩初始值,包括:獲取上述目標車輛第一運行狀態下的第一扭矩曲線,其中,上述第一運行狀態為駕駛員踩油門(Tipin)時上述目標車輛的運行狀態;獲取上述目標車輛第二運行狀態的第二扭矩曲線,其中上述第二運行狀態為駕駛員收油門(Tipout)時上述目標車輛的運行狀態;基于上述第一扭矩曲線和上述第二扭矩曲線確定發動機初始扭矩范圍;基于上述發動機初始扭矩范圍計算得到上述發動機目標扭矩初始值。
可選的,上述基于上述發動機目標扭矩范圍計算得到上述發動機目標扭矩初始值,包括:在上述發動機目標扭矩范圍內,根據上述狀態數據中的發動機轉速和上述駕駛員需求扭矩計算得到發動機目標扭矩初始值,完成一次發動機目標扭矩初始值計算處理;改變上述發動機轉速和上述駕駛員需求扭矩,重復上述發動機目標扭矩初始值計算處理,得到上述發動機目標扭矩初始曲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6337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