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汽車控制臂的鍛造模具及其鍛造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606431.7 | 申請日: | 2022-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262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文;葉學;肖坤英;代會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安市建鑫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3/02 | 分類號: | B21J13/02;B21J5/02;B21K7/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薛輝 |
| 地址: | 3252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汽車 控制 鍛造 模具 及其 工藝 | ||
本發明涉及檢測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汽車控制臂的鍛造裝置及其鍛造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坯塊經過加熱后放入鍛造模具內,其次在鍛造模具內對坯塊進行擠壓,讓坯塊產生塑性變形,最后將從鍛造模具內模腔邊緣溢出的邊角料進行切除。本發明通過在鍛造模具中上模和下模之間設置切邊裝置,利用切具下端設置的切割件對受到壓力后的鍛件出現形變后的溢出物進行切割,通過設置調節件除了可以根據所需鍛造模具的形狀來調節切割件的位置,還可讓切割件在進行切割時以一種鋸式切割的方式對溢出物進行切割,保證了切割質量,同時也使得切割件與工件之間的接觸面積始終不大,不會引起因切割導致的鍛件變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鍛造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汽車控制臂的鍛造模具及其鍛造工藝。
背景技術
鍛造是通過鍛壓設備利用壓力對待鍛件進行物理按壓,讓鍛件產生塑性形變,汽車控制臂同樣需要通過鍛造才能達到所需的機械性能,通常對于控制臂的鍛造首先需要對鍛件進行塑形,再對塑形后的工件進行后續加工。
但現有技術中針對于對汽車控制臂的鍛造過程中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在進行鍛造之后,通常利用合模的方式對鍛件施加物理壓力,而在模具內的鍛件受壓之后難免其結構會從模具內溢出,如果不及時處理,經過一段時間的冷卻會粘連在模具上或坯件上,從而給后續工序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額外的不便。
因此,提出一種用于汽車控制臂的鍛造模具及其鍛造工藝來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
發明內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缺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汽車控制臂的鍛造模具及其鍛造工藝,能夠有效地解決現有技術中鍛造時額外的塑性變形量難以從模具中脫離的問題。
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汽車控制臂的鍛造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坯塊經過加熱后放入鍛造模具內;
步驟2:在鍛造模具內對坯塊進行擠壓,讓坯塊產生塑性變形;
步驟3:將從鍛造模具內模腔邊緣溢出的邊角料進行切除。
一種用于汽車控制臂的鍛造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切邊裝置,所述下模上設有用于容納坯件的腔室,所述切邊裝置設在上模和下模之間,其用于對位于腔室內的胚件邊緣進行切割;
所述切邊裝置包括活動件、切具和調節件,所述活動件可沿腔室一端作平行方向的導向移動,所述切具活動安裝在活動件上,其至少包括有一個可與活動件位移方向保持相同的切割面,該切割面始終垂直貼合在腔室的外緣,隨活動件的移動將溢出腔室邊緣處的坯件角料切除,所述調節件設有若干個并且其朝向切具的一端抵觸在切具的側面,其與腔室之間的距離可調,通過改變調節件與腔室之間的距離,控制調節件和切具之間的接觸處與腔室外緣方向之間的距離。
進一步地,所述下模包括有座體和定位板,所述座體設在上模的對稱端,所述定位板可拆卸安裝在座體朝向上模的一側,所述腔室設在定位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板的端面上分布有可標識其長度和寬度的標記。
進一步地,所述切具包括有滑塊、接觸部和切割件,所述滑塊可朝向腔室側端方向導向滑動,所述接觸部安裝在滑塊上,其與腔室的側端始終保持平行,所述切割件至少包括有一片與下模傾斜分布的切片,所述切割件的刃面朝向活動件的位移方向。
進一步地,所述切具還包括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包括安裝在活動件上的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的一端抵觸在滑塊朝向下模側端的一側。。
進一步地,所述調節件包括有夾座和抵觸塊,所述夾座沿活動件位移方向間隔排布,所述抵觸塊活動安裝在夾座上,其一端與接觸部的一端保持平行,每個調節件上的抵觸塊可間歇性的與接觸部相接觸。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安市建鑫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瑞安市建鑫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60643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