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10-500μm顆粒濃度標識片劑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74524.6 | 申請日: | 2022-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945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以恒;趙文偉;易文文;周忠來;夏宇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260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10 500 顆粒 濃度 標識 片劑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10?500μm顆粒濃度標識片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選取合適粒徑的微粒;步驟二:對微粒進行預處理:用于區分檢測區域內少量已存在的,與參照物相同的微粒;步驟三:通過計數器對微粒進行計數:確定制片的微粒數量;步驟四:通過鼓風機將原料攪勻;步驟五:制作合適粒徑的片劑:用壓片機成片,在壓片成片后根據情況進行包衣處理;步驟六:選取少量片劑進行均勻度檢驗。本發明通過更新片劑填充劑,提高片劑質量,并通過統計學方法,統計每片片劑內標識物的含量,進而提高片劑準確度;其選用自然產物,幾乎不存在環境污染;通過增加包衣工藝,增加片劑的良品率,減少了運輸等環境下片劑的破損,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運輸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10-500μm顆粒濃度標識片劑的制備方法,屬于應用于10-500μm的微體顆粒(孢粉)濃度鑒定識片劑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10-500μm級的微粒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如孢粉、微塑料等,孢粉大部分粒徑在10-300μm之間,具有很強的耐高溫,耐腐蝕性,并且可以保留相當長的時間。從當地孢粉的種類可以得出當地的植物種類、植被類型,從而推斷出當地的氣候類型。現在已經有成熟的方法將微粒提取出來,但是如何去度量其濃度,是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濃度是用來作為不同地區之間的同種微粒指標的比較,通過濃度高低劃分不同等級,使指標更加直觀。目前,微粒研究在眾多科學領域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尤其在環境與地學上。在孢粉鑒定中需要一種參照物來推斷孢粉的大小、數量以及濃度,這種參照物要盡量與當地孢粉的形態有明顯的區別,且盡量在當地環境中沒有參照孢粉存在,石松孢子與自然界中絕大多數孢粉的形態都有明顯的區別。選擇石松作為孢粉參照物還有一點好處,石松孢子容易采集,相對會減少制作難度。
國內現有的石松孢子片用碳酸鈣做填充劑,外層無包衣,成本相當低,石松包子片很容易掉粉,尤其在運輸途中,經過道路顛簸,非常容易造成孢子片破損,這樣會導致孢子片中的孢子粉數量不準確,對花粉鑒定有很大的影響。孢子片內的孢子數量也沒有經過精密鑒定,可信度有待考證。
采用微塑料制作為標識片,這樣的好處是標識片的成本低,容易控制片劑內標識物的含量,但是其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微塑料對環境的污染。微塑料對環境的污染無處不在,因為微塑料太過于微小,可以說是無孔不入,防不勝防。采用可降解塑料作為標識物又將面臨巨大的成本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10-500μm顆粒濃度標識片劑的制備方法,從而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10-500μm顆粒濃度標識片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選取合適粒徑的微粒:用于根據不同實驗,不同用途的需要,對所需粒徑進行篩選,選取合適于自身實驗需求或者環境指標粒徑的微粒進行制片;
步驟二:對微粒進行預處理:用于區分檢測區域內少量已存在的,與參照物相同的微粒。自然界處于不間斷的循環之中,在物質循環、水循環、大氣循環中,微粒會被帶到各個地方,所以無法確定所測區域是否已存在參照微粒,對微粒進行預處理,與之作區分;
步驟三:通過計數器對微粒進行計數:確定制片的微粒數量,進而保證每粒片劑內的參照微粒數量在合適區間內;
步驟四:通過鼓風機將原料攪勻:原料為微粒、乳糖、纖維素,將其攪拌均勻,通過鼓風機將原料揚起,在空氣中攪勻,使均勻度更高;
步驟五:制作合適粒徑的片劑:用壓片機成片,在壓片成片后根據情況進行包衣處理;
步驟六:選取少量片劑進行均勻度檢驗:用于檢驗片劑合格度,方案一:隨機抽樣,溶解,通過計數器計數,片劑中的參照微粒數量小于預期參照微粒數量2000個即為合格品,以此計算合格度。便于改進之前流程,調整參數。方案二:隨機抽樣,溶解,通過計數器計數,去掉個數最多與最少的選片,繪制離散圖,離散系數少于小于0.5,整體即為合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大學,未經南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7452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