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機定子冷卻結構及電動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73626.6 | 申請日: | 2022-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257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9 |
| 發明(設計)人: | 胡磊;翟黎明;張越晗;霍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9/19 | 分類號: | H02K9/19;H02K5/20;H02K1/20;H02K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何娜;徐川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機 定子 冷卻 結構 電動機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電機定子冷卻結構及電動機,涉及電動機技術領域,解決了相關技術中對電機定子散熱效率低的問題。該電機定子冷卻結構,包括機殼和冷卻管道,機殼內側用于固定連接電機定子;冷卻管道固定于機殼,冷卻管道的端部用于連接供液裝置,冷卻管道的沿線設置有第一噴孔,第一噴孔用于向電機定子噴淋由供液裝置提供的冷卻介質。本申請的電機定子冷卻結構用于冷卻電機定子。
技術領域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電動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機定子冷卻結構及電動機。
背景技術
電驅動系統類似于燃油車的發動機系統,電驅動系統將動力電池的能量轉化成動能,為電動車提供動力的裝置。作為電動汽車核心部件電驅動系統,對其功率密度要求越來越高。在高功率密度和高轉矩密度指標的要求下,一方面通過二合一、三合一、多合一等集成化降低系統的體積,另一方面提高電驅動系統的功率等級實現。
在提高電驅動系統功率等級的同時,電機溫升是最難克服的問題,目前主流的散熱方式水冷,因其無法直接冷卻熱源,電機繞組端部的熱量需經過定子鐵芯傳遞到殼體內壁,在經水路帶走,傳遞路徑長、散熱效率低。為進一步提高電驅動系統的功率密度,降低電機的溫升,本發明中采用了散熱效率更高的油冷技術,在油冷卻電機定子鐵芯的同時,對電機繞組進行噴淋冷卻,直接將電機定子溫度帶走。運用更有效的散熱技術,在相同體積下提高散熱效果實現電驅動系統的高功率密度,因此亟需一種能有效冷卻電機定子,提高電驅動系統功率密度的冷卻結構。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定子冷卻結構及電動機,可以高效的進行電機定子冷卻,有效抑制電機定子的溫升,實現電動汽車中電驅動系統的高功率密度。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機定子冷卻結構,包括機殼和冷卻管道,機殼內側用于固定連接電機定子;冷卻管道固定于機殼,冷卻管道的端部用于連接供液裝置,冷卻管道的沿線設置有第一噴孔,第一噴孔用于向電機定子噴淋由供液裝置提供的冷卻介質。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定子冷卻結構,在機殼上設置有冷卻管道,冷卻管道的端部連接供液裝置,由供液裝置提供冷卻介質在冷卻管道內流動,且冷卻管道的沿線上設置有第一噴孔,第一噴孔朝向電機定子,在供液裝置的壓力作用下,冷卻介質從噴孔中噴出,并噴淋在電機定子上,尤其是作為發熱源的定子繞組部位,隨后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機殼的底部,帶走電機定子的熱量,冷卻介質和電機定子直接接觸,可以快速對電機定子的進行冷卻,有效抑制電機定子的溫升,與相關技術中在電機定子內部設置水冷通道,由電機定子的鐵芯將定子繞組熱量傳遞到冷卻水的方案相比,本申請的電機定子冷卻結構直接作用于發熱源,熱量傳遞路徑短,冷卻介質和電機定子充分接觸,可以高效的進行電機定子冷卻,有效抑制電機定子的溫升,在電動機體積不變的前提下提高散熱效率,以實現電動汽車中電驅動系統的高功率密度。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冷卻管道彎曲形成環狀結構,環狀結構用于套設在電機定子的周側,且第一噴孔為多個,多個第一噴孔沿冷卻管道的延伸方向依次設置。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噴孔設置于環狀結構的內側,且第一噴孔的軸線方向沿環狀結構的徑向設置。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機殼內側開設有第一容納槽,第一容納槽沿機殼的軸向延伸,冷卻管道對應第一容納槽位置開設有第二噴孔。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還包括導液件,導液件固定于機殼,導液件內開設有導液孔,導液孔的一端對接于第一容納槽,導液孔的另一端對接第二噴孔。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相連通的第二噴孔、第一容納槽和導液孔構成一組軸向油路,冷卻結構包括多組軸向油路。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多組軸向油路沿冷卻管道的延伸方向依次設置。
在本申請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機殼內側開設有第二容納槽,第二容納槽沿機殼的環向設置,且第二容納槽和第一容納槽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7362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資源量預估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非水電解液及其鋰離子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