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滑軌自動化組裝生產線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571975.4 | 申請日: | 2022-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510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禮新;張波;陳祝亨;羅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維納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65/00 | 分類號: | B65B65/00;B65B35/44;B65B35/32;B65B35/38;B65B43/52;B65B35/20;B65B5/10;B65B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謝磊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滑軌 自動化 組裝 生產線 | ||
本發明公開了滑軌自動化組裝生產線,包括有設置于第一輸送機構的尾部沿其長度方向依序布置的導料機構、包裝上料機構、裝箱機構和第三輸送機構;第一輸送機構用于將加工完畢的零件向導料機構方向輸送;導料機構與第一輸送機構的尾部銜接并對第一輸送機構上的零件進行導流,以使零件形成排狀向前輸送;包裝上料機構用于將導料機構中成排分布的零件以組合形式轉運至裝箱機構中;零件在裝箱機構中完成裝盒后輸送至第三輸送機構上的包裝箱中,并通過第三輸送機構在水平和鉛錘方向上的運動完成裝箱。本發明中的自動化組裝生產線能夠完全自動化的實現了零件的生產加工、裝盒以及裝箱的作業,有效的提高了零件的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滑軌自動化組裝生產線。
背景技術
零件在生產完畢后需要將其進行盒裝,目前的零件裝盒作業通常是采用人工或者裝盒機將輸送帶上的加工完畢的零件進行裝盒,但是還是需要工人配合裝盒機,將皮帶上的零件拿取至裝盒機中,然后剩余的工作全部由裝盒機完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作業效率,但是卻不能完全的實現自動化,還是需要人員進行輔助操作,另外,零件盒裝完畢后還需要對其進行裝箱,如果采用外部的設備來完成裝箱作業,一旦零件的盒裝和裝箱無法形成良好的銜接,則勢必會影響到整條生產線上的所有工作,基于此,本發明提出滑軌自動化組裝生產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滑軌自動化組裝生產線,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滑軌自動化組裝生產線,包括有架設在第一輸送機構上的加工裝置,還包括有設置于第一輸送機構的尾部沿其長度方向依序布置的導料機構、包裝上料機構、裝箱機構和第三輸送機構;
所述加工裝置用于對第一輸送機構上放置的零件進行加工作業;
所述第一輸送機構用于將加工完畢的零件向導料機構方向輸送;
所述導料機構與第一輸送機構的尾部銜接并對第一輸送機構上的零件進行導流,以使零件形成排狀向前輸送;
所述包裝上料機構用于將導料機構中成排分布的零件以組合形式轉運至裝箱機構中;
零件在所述裝箱機構中完成裝盒后輸送至第三輸送機構上的包裝箱中,并通過第三輸送機構在水平和鉛錘方向上的運動完成裝箱。
優選的,所述導料機構包括有安裝于底板頂部的導料板,所述導料板的一端銜接于第一輸送機構尾部的落料端,另一端沿第一輸送機構的輸送方向朝下傾斜延伸至底板邊緣處;所述導料板的內部形成有呈Y型的導料槽和呈梳齒狀的分流槽,所述導料槽的進料端與第一輸送機構的尾部銜接,兩個出料端分別與分流槽最外側的兩個流道連通,并且所述導料槽的兩個出料端靠近彼此的一側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對導料槽內的零件進行撥動使其與分流槽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導料槽和分流槽連通處的中部固定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兩側各連接有一第一電動吸盤,兩個所述第一電動吸盤沿其軸向方向運動用于將分流槽最外側流道中的零件轉運至內側的流道中。
優選的,所述導料板沿傾斜方向的低端通過鉸接軸與底板鉸接相連,所述導料板沿傾斜方向的高端布置有兩個電動伸縮桿,所述電動伸縮桿的固定端鉸接于底板上,活動端與導料板的底部鉸接相連;所述導料槽和分流槽的連通處呈水平布置,并且所述分流槽中每個流道的頂端形成有缺口,所述底板上還分布有與分流槽流道數量相適配的第一支撐板,所述第一支撐板頂部向上延伸支撐于導料板底部,并且相鄰兩個第一支撐板之間通過第一連接桿相連;每個所述第一支撐板的頂部均一體成型連接有弧形止擋板,所述弧形止擋板沿分流槽轉動方向延伸并能穿過缺口對零件形成止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維納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維納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7197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