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機油保溫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551761.0 | 申請日: | 2022-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102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5 |
| 發明(設計)人: | 周天鵬;郭英俊;韓令海;郝偉;閆濤;韓云峰;宋慶文;馬萬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5/00 | 分類號: | F01M5/00;F01M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智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劉茜陽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油 保溫 裝置 | ||
1.一種機油保溫裝置,其特征在于,分別與潤滑裝置和發動機控制器連接,所述機油保溫裝置包括:保溫儲油罐、第一電控油閥、第二電控油閥、氣壓平衡管,其中,
所述第一電控油閥的第一連接端與保溫儲油罐的底部連接,第一電控油閥的第二連接端與所述潤滑裝置中油底殼的下部連接;
第二電控油閥的第一連接端與所述潤滑裝置中發動機缸體的主油道連接,第二電控油閥的第二連接端與保溫儲油罐的頂端連接,所述發動機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電控油閥和第二電控油閥開閉;
所述保溫儲油罐內壁具有輻射反射層,內外壁間為真空保溫層,外壁外包裹隔熱材料,罐體連接的管路和閥門采用非金屬隔熱材質,保溫儲油罐的罐體用于盛裝機油;
所述氣壓平衡管連接保溫儲油罐和所述潤滑裝置中的發動機缸體,用于實現機油流動過程中保溫儲油罐內氣壓與所述潤滑裝置中曲軸箱壓力平衡;
其中,基于車輛當前狀態,所述發動機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電控油閥和所述第二電控油閥的開閉;
其中,若所述車輛當前狀態處于冷啟動階段,所述發動機控制器控制第一電控油閥開啟、第二電控油閥關閉,以使機油從所述保溫儲油罐內流入至所述潤滑裝置中的油底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油保溫裝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車輛當前狀態處于行駛階段,發動機控制器基于接收到整車控制器反饋的發動機運行參數,確定發動機所處運行狀態;
根據發動機所處運行狀態,所述發動機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電控油閥及所述第二電控油閥的開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油保溫裝置,其特征在于,
當發動機處于第一運行狀態時,所述發動機控制器控制第一電控油閥、第二電控油閥同時開啟,使第一設定質量機油在所述保溫儲油罐內駐留后流入所述油底殼,以減少所述油底殼的散熱量;
當發動機處于第二運行狀態時,所述發動機控制器控制第一電控油閥和第二電控油閥關閉,第二電控閥門先于第一電控閥門關閉,以使所述保溫儲油罐中的機油全部流入所述油底殼中,以滿足所述主油道的油壓需求及機油的散熱;
所述第一運行狀態和所述第二運行狀態對應不同的發動機運行參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油保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運行狀態為發動機轉速小于轉速閾值且發動機負荷小于負荷閾值且機油溫度小于目標油溫;第二運行狀態為發動機轉速大于或等于轉速閾值或者發動機負荷大于或等于負荷閾值或者機油溫度大于或等于目標油溫。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油保溫裝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車輛當前狀態處于臨時停車階段,所述發動機控制器控制第一電控油閥關閉、第二電控油閥開啟,以使機油注入所述保溫儲油罐,直至所述保溫儲油罐內機油達到第二設定質量,所述發動機控制器控制第二電控油閥關閉,完成臨時停車階段注油。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油保溫裝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車輛當前狀態處于停機駐車階段,所述發動機控制器控制第二電控油閥開啟,直至所述保溫儲油罐內機油達到第三設定質量后所述發動機控制器控制發動機熄火。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油保溫裝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車輛當前狀態處于保養階段,通過保養執行開關控制第一電控油閥開啟、第二電控油閥關閉,以使機油從所述油底殼全部放出,并加注新機油。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油保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設定質量由所述第一電控油閥和所述第二電控油閥的開閉時長確定。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機油保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設定質量由所述第一電控油閥和所述第二電控油閥的開閉時長確定。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機油保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設定質量由所述第一電控油閥和所述第二電控油閥的開閉時長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5176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性聚酯丙烯酸酯樹脂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轉爐高效脫磷、脫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