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腎透明細胞癌生物標志物及其在早期篩查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20271.4 | 申請日: | 2022-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658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琳;邵淵;張何陽;李文霞;吳波;王東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醫科大學;張琳 |
| 主分類號: | G01N30/04 | 分類號: | G01N30/04;G01N30/88 |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 地址: | 0300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明 細胞 生物 標志 及其 早期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藥領域,具體為一種腎透明細胞癌生物標志物及其在早期篩查中的應用。本發明通過收集腎透明細胞癌患者的癌組織及癌旁組織,通過LC?MS代謝組學分析,發現了能夠早期篩查腎透明細胞癌的生物標志物??紤]到單個差異代謝物診斷效能有限,本發明還進一步構建了聯合診斷模型,其診斷效能明顯優于單個代謝物的診斷效能,可以通過檢測患者生物樣本中聯合診斷模型代謝標志物的含量,判斷受試者是否患有腎透明細胞癌以及患腎透明細胞癌的風險,實現癌癥早期的篩查,從而在癌癥早期進行干預治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藥領域,具體為一種腎透明細胞癌生物標志物及其在早期篩查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腎細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簡稱腎癌,是泌尿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僅次于前列腺癌及膀胱癌,約占成人惡性腫瘤的2%-3%。其中,腎透明細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RCC的主要病理類型,占所有RCC的70%-85%。近年來,我國腎癌的發病率雖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也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早期腎癌通常無明顯癥狀,典型“血尿、腰痛、腹部腫塊”腎癌三聯征臨床出現率不足15%,超過50%的患者在診斷時表現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腎癌。手術治療仍是局限性腎癌及局部進展性腎癌的主要治療方法,然而,高達20%-30%的患者術后會出現腫瘤的復發及轉移,預后較差。當前,除影像學檢查外,尚無有效可靠的腫瘤標志物可用于腎癌的早期診斷。腎臟腫物穿刺活檢術的應用也因存在活檢誤差及嚴重并發癥等不足受到限制。因此,為了改善腎癌患者的預后,迫切需要探索并開發可用于腎細胞癌早期診斷、風險分層和臨床管理的生物標志物。
研究表明,癌癥患者體內有著特殊的代謝特征,即使在氧供充分的條件下,腫瘤細胞仍然會選擇無氧酵解的方式來滿足自身的代謝及增殖所需,即Warburg效應。因此,腫瘤代謝途徑的改變往往會導致相應代謝物的異常,這種改變會在患者組織、血液或尿液中有所體現,這也為腫瘤標志物的尋找和鑒定提供了理論基礎。
代謝組學是一種新興組學技術,其主要通過質譜(mass spectrometry,MS)和核磁共振譜(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等技術手段檢測生物樣本內的內源性小分子物質的變化水平,并從中挖掘出差異代謝物進行生物學解釋。由于代謝物是細胞代謝的最終產物,并且代謝組學側重于綜合評估生物體內真實的病理生理變化,目前已經在肝癌、乳腺癌以及泌尿生殖系統腫瘤如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等多種惡性腫瘤標志物的發現等方面表現出巨大的潛力與獨特的優勢。
因此,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發明利用組織代謝組學技術分析確定腎透明細胞癌患者代謝譜特征,以腎透明細胞癌組織及癌旁組織中的差異代謝物為主要立足點,尋找并鑒定潛在的ccRCC敏感性和特異性較強的生物標志物。
發明內容
為了實現腎透明細胞癌的早期篩查,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腎透明細胞癌生物標志物及其在早期篩查中的應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生物標志物在制備早期篩查腎透明細胞癌產品中的應用,所述生物標志物為蔗果三糖、脫氫植物鞘氨醇、麥芽三糖、油酸乙酯、2-O-乙酰熊果苷、D-4’-磷酸泛酸鹽、核黃素、胞苷2',3'-環磷酸酯、N2,N2-二甲基鳥苷、輔酶Q10、羥脯氨酰組氨酸、3-甲基鳥嘌呤、α-鄰氨基苯甲酸松油酯、5,6-二羥基吲哚啉、N-乙酰組氨酸、L-蛋氨酸亞砜、D-葡萄糖醛酸、N-乙酰天冬氨酰谷氨酸、4-乙酰氨基丁酸、4-羥基馬尿酸、新海藻糖、腺苷-3’-磷酸、2-脫氧尿苷中的一種或任意幾種。
進一步,所述生物標志物主要參與抗壞血酸和糖醛酸代謝途徑、淀粉和蔗糖代謝途徑、核黃素代謝途徑、半乳糖代謝途徑、磷酸肌醇代謝以及色氨酸代謝途徑與代謝網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醫科大學;張琳,未經山西醫科大學;張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2027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