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茶樹黃酮醇類合成候選基因CsNAC086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508205.5 | 申請日: | 2022-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979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春芳;宋灑灑;高瓏瀚;陶玉;曹清海;黃素亞;劉寧鴿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5/53 | 分類號: | C12N15/53;C12N15/29;C12N15/64;C12N15/82;C12N15/84;A01H5/00;A01H5/02;A01H6/8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黃競云 |
| 地址: | 3113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茶樹 黃酮 合成 候選 基因 csnac086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茶樹NAC轉錄因子CsNAC086及其在調控黃酮醇類化合物代謝中的應用,所述茶樹NAC轉錄因子CsNAC086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在煙草中過量表達CsNAC086基因后,煙草花中的黃酮醇含量顯著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茶樹NAC轉錄因子CsNAC086及其在調控黃酮醇類化合物代謝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茶兼具獨特的風味口感與保健功效,是當今世界上最暢銷的非酒精飲品之一,也是我國農產品中重要的農業作物與文化輸出的產品。高黃酮醇含量的茶樹鮮葉能為高品質茶葉的生產提供基礎,并為飲茶者帶來多重的保健功效。因此,調控黃酮醇合成基因的挖掘對于茶樹新品種的選育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黃酮醇屬于黃酮類化合物,是黃酮類化合物中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一類。常見的有山奈酚、槲皮素、楊梅素、異鼠李素和蘆丁5種。普遍存在于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中,具有藥用、抗氧化、調節花色、調控激素、抗紫外線和抗病蟲害等作用。黃酮醇在植物抗干旱、鹽脅迫、低溫、紫外線脅迫和植物激素脅迫等非生物脅迫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黃酮醇類有多種生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菌、抗炎、防癌、抗病毒和預防心血管疾病(Kumar?and?Pandey,?2013)。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黃酮醇類能降低罹患癌癥的風險(Calderon-Montano?et?al.,?2011?,?Wang?et?al.,?2016),其中槲皮素能使增殖的淋巴樣細胞產生周期停滯,并可抑制多種惡性腫瘤細胞生長(Lamson?and?Brignall,?2000)。槲皮素對狂犬病病毒和脊髓灰質炎病毒有抗性,蘆丁則可抵御流感病毒和馬鈴薯病毒侵襲(Middleton,?1998)。而且黃酮醇與黃酮在抗病毒中具有強烈的協同增效作用。據報道,山奈酚和木犀草素復配可顯著提升其對單純皰疹病毒(HSV)的防效,槲皮素還可增強?5-乙基-2-二氧尿苷和阿昔洛韋對?HSV和假狂犬病毒的治療效果(Cushnie?and?Lamb,?2005)。
黃酮醇類是茶樹中常見的黃酮類物質,約占到茶葉干重的3%~4%(宛曉春,?2003)。黃酮醇極易溶于水,呈現出黃綠色,被認為是形成綠茶湯色的主要成分。且該類物質易發生自動氧化,是多酚類化合物自動氧化的主要物質,從而導致綠茶湯色劣變,對茶飲料品質影響極大。研究表明,黃酮醇類不僅是茶湯中主要的澀味成分,還可以明顯加強咖啡因的苦味(Scharbert?and?Hofmann,?20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農林大學,未經浙江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082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