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飛行器襟翼滑軌精加工用拋光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419458.5 | 申請日: | 2022-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233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勇;陶波;黃平凱;劉偉軍;張立;朱榮文;周俊鋒;游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鴻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9/04 | 分類號: | B24B9/04;B24B29/02;B24B27/00;B24B47/12;B24B47/22;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精點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338 | 代理人: | 周建 |
| 地址: | 611743 四川省成都市郫***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行器 襟翼 滑軌 精加工 拋光機 | ||
1.一種飛行器襟翼滑軌精加工用拋光機,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的內部設有工作臺(2),所述工作臺(2)的頂部兩側對稱設有機架(3),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機架(3)相對的內側均設有拋光機構(4);任一所述拋光機構(4)包括側板(40)、電動推桿(41)和拋光組件,所述側板(40)遠離機架(3)的一側板面通過電動推桿(41)與所述拋光組件相連接;
所述拋光組件包括拋光盤(42)和用于驅動所述拋光盤(42)轉動的動力總成(43),所述動力總成(43)的一側與電動推桿(41)的輸出端相連接,所述動力總成(43)遠離電動推桿(41)的一側與拋光盤(42)相連接;
所述拋光盤(42)包括第一拋光子盤(420)和同軸套設在第一拋光子盤(420)外表面中部、且厚度小于第一拋光子盤(420)厚度的第二拋光子盤(421),所述第二拋光子盤(421)的拋光面相較于第一拋光子盤(420)的拋光面靠近動力總成(43),且其兩者之間的拋光面存在一高度差,所述第一拋光子盤(420)的拋光面與襟翼滑軌的滑軌內槽面之間的間距小于第二拋光子盤(421)的拋光面與襟翼滑軌的滑軌內槽面之間的間距,在拋光時,第二拋光子盤(420)先于第一拋光子盤(420)對滑軌內槽面上凸起高度較高的毛刺凸起進行初步打磨;
所述第一拋光子盤(420)和第二拋光子盤(421)的拋光旋轉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拋光子盤(420)外環面與第二拋光子盤(421)內環面之間形成漸變流道(423);
所述漸變流道(423)的內部尺寸沿遠離第一拋光子盤(420)和第二拋光子盤(421)拋光面的方向逐漸遞減;
還包括交錯設在第一拋光子盤(420)和第二拋光子盤(421)拋光面上的打磨機構(422),所述打磨機構(422)包括一端與拋光面相連通的空槽(4220)、液壓推桿(4221)和打磨件(4222),所述空槽(4220)與拋光面相連通的一端設有放置槽,所述打磨件(4222)嵌設在放置槽內、且一側外凸至擴口部外,所述液壓推桿(4221)同軸設置在所述空槽(4420)內、且輸出端通過活塞桿與打磨件(4222)相連接;所述打磨件(4222)外凸至放置槽外的一側為打磨面,且所述打磨面上設有呈螺旋狀的打磨凸起,且所述打磨凸起的凸出高度由外圈至內圈呈依次遞減趨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飛行器襟翼滑軌精加工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總成(43)包括傳動箱(430)、驅動電機(431)、傳動齒輪機構(432)和傳動軸(433);所述傳動箱(430)背部與電動推桿(41)的輸出端相連接,所述驅動電機(431)安裝在傳動箱(430)內部、且輸出端朝向拋光盤(42)的方向并通過所述傳動齒輪機構(432)與傳動軸(433)相連接,所述傳動軸(433)遠離傳動齒輪機構(432)的一端貫穿至傳動箱(430)外部并與所述拋光盤(42)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飛行器襟翼滑軌精加工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齒輪機構(432)包括豎直設置在傳動箱(430)內部的豎板,安裝在豎板遠離所述驅動電機(431)一側板面中間、且背部與驅動電機(431)貫穿豎板的轉軸相連接的主動齒輪(4320),多個嚙合設置在主動齒輪(4320)四周、呈環形陣列狀分布、背部通過轉桿與所述豎板可轉動連接的傳動齒輪(4321),套設在多個所述傳動齒輪(4321)外部、內環面與多個所述傳動齒輪(4321)相嚙合、外環面通過滑軌與所述傳動箱(430)可轉動連接的齒環(4322),所述齒環(4322)、傳動齒輪(4321)和主動齒輪(4320)組成行星齒輪組。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飛行器襟翼滑軌精加工用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433)包括一端與第一拋光子盤(420)相連接、另一端與主動齒輪(4320)相連接的第一傳動子軸(4330),以及同軸套設在第一傳動子軸(4330)外表面、一端與第二拋光子盤(421)相連接、另一端與齒環(4322)相連接的第二傳動子軸(4331),所述第一傳動子軸(4330)的外表面光滑、且其通過滾珠與第二傳動子軸(4331)相對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鴻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市鴻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1945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