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疊合板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417657.2 | 申請日: | 2022-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732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鄭志遠;趙永強;胡中平;范鍵;曹晨;張鵬遠;聶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5/17 | 分類號: | E04B5/17 |
| 代理公司: | 合肥興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葉曼 |
| 地址: | 430074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疊合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疊合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在預制板內預埋帶有旋絲螺桿的錨具,澆筑混凝土;(2)將第一道墊片和螺母依次旋入旋絲螺桿相應高度處,然后通過旋絲螺桿安裝H型鋼,再依次旋入第二道墊片、螺母;(3)預制板脫模;(4)將預制板運至現場;(5)在施工現場預制板安裝過程中,先將預制板兩邊端部下方設置支撐,然后將預制板放置其上;(6)澆筑混凝土至設計標高處,形成現澆混凝土層;(7)待現澆混凝土層成型后,拆除H型鋼并轉運回收;(8)對裸露的旋絲螺桿進行切割回收。本發明通過錨具、H型鋼和螺母等結構的配合來取代傳統桁架筋作用,可大幅減少板底支撐的數量,同時H型鋼可重復利用,實現建筑低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裝配式結構施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疊合板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裝配式建筑正大力推廣。疊合板是由預制板和現澆鋼筋混凝土層疊合而成的裝配整體式樓板。
在目前的疊合板施工中,普遍在預制板內設置桁架筋,其作用僅是提高板的剛度、增強板上下層的連接性能和結合面的抗剪性能,防止板在吊裝和施工過程開裂。但由于桁架筋自身隨現澆層澆筑埋入板內,無法重復利用,造成材料使用的性價比較低,施工成本進一步提高。同時,在目前的預制板現場安裝過程,由于桁架筋對預制板的作用有限,板底通常需要設置非常密的頂撐進行支撐,這無疑伴隨巨大的人工作業量,同時也占用下層的作業面空間,對工程整體的高效工序穿插也有一定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疊合板施工方法,其通過錨具、H型鋼和螺母等結構的配合來取代傳統桁架筋作用,并可大幅減少板底支撐的數量,同時H型鋼可重復利用,實現建筑低碳。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新型疊合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預制過程中,在預制板內提前預埋錨具,錨具包括錨板與旋絲螺桿;待錨具全部預埋完成,澆筑混凝土;
(2)待預制板澆筑成型后,將第一道墊片和螺母依次旋入旋絲螺桿至相應高度處,然后通過旋絲螺桿安裝H型鋼,再依次旋入第二道墊片、螺母,并將其旋緊至H型鋼上表面;
(3)預制板脫模;
(4)通過吊裝H型鋼將步驟(3)完成的預制板運送至施工現場;
(5)在施工現場預制板安裝過程中,將預制板兩邊端部下方設置支撐,然后將預制板放置其上;
(6)在預制板上澆筑混凝土至達到設計標高處,形成現澆混凝土層;
(7)待現澆混凝土層成型后,拆除H型鋼并轉運回收;
(8)對裸露在澆混凝土層外的旋絲螺桿進行切割和回收。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步驟(1)中,預制板的底部還提前預埋有鋼筋網,所述鋼筋網與錨具的錨板相固定。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步驟(1)中,錨板固定于預制板內部;旋絲螺桿的一端與錨板固定相連,其另一端沿錨板向上延伸至延伸出所述預制板。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步驟(2)中,第一道墊片和螺母、H型鋼以及第二道墊片、螺母均安裝在延伸出預制板之外的旋絲螺桿上;并且,所述H型鋼上開設有螺桿穿孔,旋絲螺桿通過所述螺桿穿孔穿過H型鋼;兩個所述螺母與旋絲螺桿螺紋旋轉配合,用于固定所述H型鋼在旋絲螺桿上的高度位置。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步驟(5)中,待預制板安裝就位后,還包括布置機電管線和預埋件的步驟;待機電管線布置和預埋件埋設完成后,開始澆筑混凝土。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之一,所述步驟(8)步驟后,還包括裝飾層施工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41765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