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新型鋁鎂硅合金鑄造與軋制的工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84381.2 | 申請日: | 2022-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550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葉清東;陳學敏;余躍明;周四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新星輕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21/00 | 分類號: | C22C21/00;C22C1/06;B22C9/04;B22C9/18;C23G1/04;C23G1/12;C23C8/10;B21B1/46;B21B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新型 鋁鎂硅 合金 鑄造 軋制 工藝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合金鑄造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用于新型鋁鎂硅合金鑄造與軋制的工藝方法,通過將鋁鎂硅合金填充到造型工具內部,此時鋁鎂硅合金的溫度逐漸降低,并配合使用銼刀或雕刻刀作細部形狀的修正,從而達到對鋁鎂硅合金造型制芯的目的,再通過將鋁鎂硅合金浸入含有硫酸的水溶液內部,需要對鋁鎂硅合金表面的黑渣進行消除時,通過對鋁鎂硅合金表面進行氧化處理,從而對鋁鎂硅合金表面的黑渣進行有效的處理,最后通過將成型后的鋁鎂硅合金經酸洗去除氧化皮后進行冷連軋,在軋輥間的相互擠壓下,能夠對鋁鎂硅合金進行連續的軋制,提高了鋁鎂硅合金的抗拉強度和韌性,同時提高了鋁鎂硅合金的耐腐蝕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合金鑄造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新型鋁鎂硅合金鑄造與軋制的工藝方法。
背景技術
合金是指一種金屬與另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非金屬經過混合熔化,冷卻凝固后得到的具有金屬性質的固體產物,合金是宏觀均勻,含有金屬元素的多元化學物質,一般具有金屬特性。任何元素均可采用作合金元素,但大量加入的仍是金屬。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獨立的物質稱組元,或簡稱為元。由兩個組元組成的合金稱為二元合金,由三個組元組成的合金稱為三元合金,由三個以上組元組成的合金稱為多元合金。固態下,合金可能呈單相亦可能呈復相的混合物;可能呈晶態、亦可能呈現準晶狀態或非晶狀態。晶態合金中依其組成元素的原子半徑、負電性以及電子濃度等等差異情況不同,可能出現的相有保持與基底純元素相同結構的固溶體以及不和任何組成元素結構相同的中間相中間相包括正常價化合物、電子化合物、laves相、σ相、間隙相和復雜結構的間隙式化合物等等。合金在平衡狀態下可能出現的相可以從相平衡圖得知。
現有的新型鋁鎂硅合金鑄造與軋制的工藝方法,過程繁瑣,成本高,同時鑄造和軋制后的鋁鎂硅合金抗拉強度和韌性差,導致鋁鎂硅合金的質量低下。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新型鋁鎂硅合金鑄造與軋制的工藝方法,具備抗拉強度和韌性強等優點,解決了鎂硅合金的質量低下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抗拉強度和韌性強的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新型鋁鎂硅合金鑄造與軋制的工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高溫熔煉
將其鋁鎂硅合金放置到鑄造爐內部,鑄造爐內部的溫度為700-850攝氏度,此時鑄造爐內部的鋁鎂硅合金逐漸由固體轉化為液體,在熔化的過程中,將鑄造爐內部抽氣實行真空,由于鋁鎂硅合金在高溫下揮發性較大,鋁鎂硅合金中的雜質在真空的作用下,會從鋁鎂硅合金中逸出,再通過真空自耗爐來對鋁鎂硅合金進行二次熔煉,從而創造良好的去氣條件和強脫氧氣氛,將鋁鎂硅合金的質量進一步提高。
S2、冷卻澆鑄
熔煉后的鋁鎂硅合金取出后,靜置15-30分鐘,并對鋁鎂硅合金附近的溫度控制到100-350攝氏度,在澆鑄前,將鑄造爐內部的真空進行抽取,當鑄造爐內部達到一定的真空度時,此時鋁鎂硅合金會發生聚合或縮聚反應,反應時間為15分鐘,此時可在鋁鎂硅合金內部添加一些附加物來提升鋁鎂硅合金的質量。
S3、造型制芯
通過將鋁鎂硅合金填充到造型工具內部,鋁鎂硅合金的流動量為250-220Kg,靜置一段時間,使鋁鎂硅合金自身的溫度逐漸降低,并通過硬蠟的方法來對造型工具進行改變形狀,并配合使用銼刀或雕刻刀作細部形狀的修正,再不影響鋁鎂硅合金流動性的情況下,對鋁鎂硅合金的外形進行改變,從而達到對鋁鎂硅合金造型制芯的目的。
S4、氧化酸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新星輕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新星輕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8438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