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多途徑融合的目標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79065.6 | 申請日: | 2022-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424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魏源伯;王祎男;呂穎;關瀛洲;劉漢旭;付仁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20/58 | 分類號: | G06V20/58;G06V10/74;G06V10/80;G06K9/62;G01S17/86;G01S13/86;G01S13/931;G01S17/9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智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劉欣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途徑 融合 目標 檢測 方法 裝置 設備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基于多途徑融合的目標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該方法由目標檢測電子設備執行,所述目標檢測電子設備配置于車輛;所述車輛還配置有至少兩個攝像頭、至少兩個毫米波雷達以及至少一個激光雷達。該方法包括:若檢測到針對障礙物由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中的至少兩個途徑采集到的感知信息,且障礙物在攝像頭感知重疊區域或者毫米波雷達感知重疊區域,則對重疊感知數據進行相同途徑匹配;獲取相同途徑匹配結果,并與相異途徑的感知信息進行相異途徑匹配;根據各途徑的預設比重,確定障礙物在相異途徑匹配結果中的屬性信息。本技術方案,能通過多途徑信息融合提高目標檢測的準確性和信息豐富性,提高行車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多途徑融合的目標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車輛行駛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自動駕駛過程中,車輛前方可能出現行人、機動車或非機動車等障礙物,嚴重影響了車輛安全行駛。因此,如何對障礙物進行精準檢測,從而更好地規避駕車風險,是車輛行駛過程中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相關技術中,采用卷積神經網絡對障礙物目標進行檢測與識別。然而,該方案受卷積神經網絡本身性能的影響較大,容易導致障礙物的檢測精度變差,且障礙物的檢測途徑單一,使得檢測信息的豐富度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多途徑融合的目標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能夠通過多途徑信息融合提高目標檢測的準確性和信息豐富性,從而有助于車輛的安全行駛。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多途徑融合的目標檢測方法,所述方法由目標檢測電子設備執行,所述目標檢測電子設備配置于車輛;所述車輛還配置有至少兩個攝像頭、至少兩個毫米波雷達以及至少一個激光雷達;所述方法包括:
若檢測到針對障礙物由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中的至少兩個途徑采集到的感知信息,且障礙物在攝像頭感知重疊區域或者毫米波雷達感知重疊區域,則對重疊感知數據進行相同途徑匹配;
獲取相同途徑匹配結果,并與相異途徑的感知信息進行相異途徑匹配;
根據各途徑的預設比重,確定所述障礙物在相異途徑匹配結果中的屬性信息。
可選的,若所述至少兩個攝像頭均采集到感知信息,則獲取攝像頭感知重疊區域;
相應的,對重疊感知數據進行相同途徑匹配,包括:
針對各個重疊感知數據,在所述至少兩個攝像頭之間計算相似度;
將相似度最大的兩個重疊感知數據進行關聯,并根據關聯結果確定攝像頭重疊感知數據的匹配結果。
可選的,若所述至少兩個毫米波雷達均采集到感知信息,則獲取毫米波雷達感知重疊區域;
相應的,對重疊感知數據進行相同途徑匹配,包括:
對各個重疊感知數據進行聚類分析,得到至少兩個聚類組;其中,每個聚類組包含至少一個重疊感知數據;
針對所述至少兩個聚類組,計算每兩個重疊感知數據之間的相似度;
將相似度最大的兩個重疊感知數據所在的聚類組進行關聯,并根據關聯結果確定毫米波雷達重疊感知數據的匹配結果。
可選的,所述相似度采用馬氏距離進行計算;
所述馬氏距離的計算公式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7906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平面集成LCL交流濾波器
- 下一篇:一種用戶側儲能電站的儲能系統





